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们形容这一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1913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使孙中山等人看到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希望。但是,孙中山良好的政治设想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19133月宋教仁被刺杀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

——摘编自孙岩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 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抗战期间,漫画家丰子恺在长沙街头看到一群小孩在公众阅报处阅读“我军大捷”的消息,创作了《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该漫画可用于研究

注:民国时期的儿童节为4月4日
A.局部抗战时期民众抗争B.台儿庄战役产生的影响
C.敌后战场儿童关心国事D.抗战胜利时民众的心态
2022-06-01更新 | 281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41-1942年,中共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
A.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
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D.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4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剧团、新艺剧社、上海戏剧学校等中国京剧社团排演的《太平天国》《明末遗恨》《亡蜀鉴》《杨家将》等戏剧深受上海租界民众的喜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上海成为全国的戏曲中心B.民众关注国家危亡
C.文学革命的影响深入民间D.京剧艺术走向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通电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020-12-06更新 | 468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选科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7年10月27日上海四行仓库战役中,租界摩登的中国女郎高叫:“13个小日本,还有一挺机关枪,从曲阜路口过来了!”,守军缺粮时,各食品工厂的老板、员工及食品摊主,夜以继日赶制“抗敌饼”,趁夜送到四行仓库。据材料可知,抗战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英法对中国的援助
C.提高中国人民自尊心D.群众对抗战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2年以后,延安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于工农兵群众中,认真研究民间艺术,热情地向群众学习流行于陕北农村的一种歌舞形式一秧歌。 这类作品以“军民团结、对敌斗争、组织劳动力、增加生产、破除迷信、提倡卫生”等为主题。这类作品的出现
A.塑造了为抗战服务的革命文化
B.体现了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部分抗战歌曲创作时间表
创作时间抗战歌曲
1931~1935年《抗战歌》《义勇军进行曲》
1935~1937年《松花江上》《离家》《上前线》(“流亡三部曲”)
1937~1945年《大刀进行曲》《长城谣》《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等

据上表,这些抗战歌曲的创作旨在
A.宣扬民族英雄的事迹
B.激发民族抗战的意志
C.宣传中共的抗日方针
D.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中说:“立刻和苏联订立军事政治同盟,紧密地联合这个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够帮助中国抗日的国家。争取英、美、法同情我们抗日,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他们的援助。战胜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援是不可少的,孤立政策是有利于敌人的。”这表明他
A.科学预见到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阐述了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新路径
C.主张由中国主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认为外来援助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关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时期口号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7-13更新 | 797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