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冯玉祥在1939年所作的漫画。画上的白话“打油”诗是:“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该漫画的主旨是
A.嘲讽日寇对华侵略
B.鼓励发展农村经济
C.号召百姓积极抗日
D.赞扬国共合作抗日
2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④“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2018-04-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于
A.北伐战争时期B.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端,《诗经》是先秦诗歌的代表。它反映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硕鼠》《伐檀》等诗讽刺了腐败的统治者,表现了反抗的心声;《采薇》《君子于役》等诗反映了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忧伤;《七月》等诗反映了初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表现了天人和谐的意识。
——摘自梁珂《论文化的时代性》
材料二:1902~1904年中国译书统计简表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三: 1935年徐悲鸿在与王少陵的谈话中曾这样说:“艺术家即是革命家,救国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苟能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充实国力了。欧洲哪一个复兴的国家,不是先从文艺复兴着手呢?我们别要看我们的责任小,要刻苦地从本分上干去。”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徐悲鸿积极宣传抗战和以画人为主、素描作为造型艺术训练基础的写实主义主张,巨作中国画《愚公移山》,表达出祖国人民在民族危难中,奋勇搏斗,夺取民族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诗经》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此时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并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文化观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景德镇高三第三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5 . 74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6 .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主力量和人民大众为争取民主权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
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
豆豆不能随便投,
选好人,办好事,
投在好人碗里头。
材料二 下图:农民们正慎重地投豆选举自己信得过的干部

材料三 1941年, 陕甘宁边区进行 “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 , 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 , 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抗战胜利后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政治权利做出了哪些重大努力?结局如何?
2016-11-1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7 .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