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8年冬至1939年春,有人对147个以师为单位的国民党部队的614名士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士兵知道“中国国民党”的占70%,知道“三民主义”的占48%。即使知道“中国国民党”和“三民主义”的,他们也很少知道这两个名词以外的内容。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A.士兵的思想觉悟影响抗战斗志B.士兵出身低微,文化素质低下
C.国民党战时政训工作低效失职D.国民党政权失去了民众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党报《新华日报》响应国民党第九战区发起的征募四百万件背心运动,仅两个月就募集到民众支持的棉背心五百九十九万件;1938—1945年,该报刊载1079篇华侨支援抗战的文章,鼓舞了抗战士气。由此可见(     
A.海外爱国华侨的赤子之心B.中华民族具有炽烈的家国情怀
C.国共合作抗战的亲密无间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2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学习的主要内容从原来的马恩列斯著作、联共(布)党史、共产国际纲领等向中国共产党自身读物转变,以更好地开展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旨在(     
A.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B.推进思想理论建设
C.明确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D.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4 .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载,1937年“一中队日本军队在距北平15公里的卢沟桥(马哥孛罗桥)附近——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枢纽所在地——举行野战演习”。日本在华北的北平和天津间屯驻军队的权利根植于(     
A.《辛丑条约》的规定B.蒋介石的妥协退让
C.国联调查团的纵容D.“华北自治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寇侵华期间,“球王”李惠堂拒绝日伪政权拉拢,以足球为“武器”在港粤和大后方开展“体育抗战”,参与和组织了多次抗战足球义赛。李惠堂的行动(       
A.促进了中国足球事业蓬勃发展B.动摇了日伪政权的根基
C.推动了东方主战场地位的确立D.鼓舞了民众的抗战斗志
6 . 在近代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铸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下列属于抗日民族英雄的是(     
①关天培             ②邓世昌             ③林则徐             ④戚继光             ⑤杨靖宇             ⑥谢晋元
A.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⑤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的党内指示指出:“在目前条件下,不管是否帝国主义国家,或是否资产阶级,凡属反对法西斯德意日,提助苏联和中国者,都是好的,有益的,正义的,凡属援助德意日反对苏联和中国者都是坏的,有害的,非正义的"。这一指示意在(     
A.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B.赢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支持
C.适应世界抗击法西斯的需要D.促成中美苏大国的团结合作
8 . 1941年6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决定将全国财政分为国家财政和自治财政两大系统,原属省(市)级财政收入的田赋、营业税等均纳入国家税。国民政府的这一措施旨在(     
A.集中财力应对抗战B.筹备发动内战的资金
C.结束军阀割据局面D.解决政府的统治危机
2023-02-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音乐教育资源极其匮乏,但音乐教育的发展却十分迅猛,各种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层出不穷。下图为1944年重庆晨光书局编订的少儿音乐教材和其中歌曲内容分类统计表。对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类型

总计/首

与总曲目比例

礼仪类

6

5%

识物类

37

31.4%

家庭类

4

3.4%

互助友爱类

14

11.9%

劳动美

10

8.5%

游戏比赛类

18

15.3%

爱国抗敌类

20

16.9%

鼓舞精神类

4

3.4%

其他

5

4.2%


①体现了战时音乐教材独有的时代性             ②对以后的音乐教育开展具有借鉴性
③具有为全国团结抗战服务的功能性             ④音乐教育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多样性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4年亲自书写卷轴:“贵市(重庆)人民迭次在猛烈空中轰炸之下,坚毅镇定,屹立不挠。此种光荣之态度,足证坚强拥护自由的人民之精神,绝非暴力主义所能损害于毫末,君等拥护自由之忠诚,将使后代人民衷心感动而永垂不朽。”罗斯福的态度是基于(     
A.重庆人民有效牵制了侵华日军的主力
B.重庆人民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经济基础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庆人民浴血奋战
D.重庆人民为抗战付出巨大牺牲和贡献
2023-02-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