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为华夏与四夷的交流提供了两大基础:其一是建设首都和修治驰道。秦吞并诸侯便将诸宫室仿造于咸阳,成为国家象征……秦始皇五次巡狩全国,修筑驰道,将四夷生活的区域与中原联系起来。其二是创立法制和设置机构。“云梦秦简”有属邦律专门调整归属秦朝的少数民族社会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中央设典客官职,位列九卿,掌管异族归附事务;民族地方设道,“县有蛮夷曰道”。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进入新时期,“春秋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

——摘编自唐勇《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材料二   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国内各个党派和各个阶级与各个民族的联合。针对敌人已经进行并加紧对中国的分裂活动,中国共产党强调要团结国内各民族,在共同抗日原则下,在各抗日根据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许多不同级别的行政机构,使少数民族享有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利,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促进民族交融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中央早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探索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义。
2022-01-2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抗日战争艰难时期,云南不仅承接由沿海迁来的工业企业和军工厂,还接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办的西南联合大学等文化教育单位。受宋美龄委托,美国退役上尉陈纳德组建的援华飞虎队,以昆明巫家坝机场为基地,首次展威就击落击伤偷袭的日本空军飞机10架。后连续战斗,在中缅上空共击落击伤日本战机2600架。云南作为大后方唯一的对外战略通道,以立体型、多维性支援抗日战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1942年春夏之交,日本攻陷缅甸后,立刻把魔爪伸向滇西,妄图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侵占整个云南,进而威逼重庆。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滇西抗战中,云南人民做出了难以估量的重大贡献与牺牲,应永远彪炳青史。

——摘编自郭来喜《抗日战争艰难期云南人民的重大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侵略滇西的背景。
(2)根据材料,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各族人民的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战时期,毛泽东曾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武术活动既有力量训练的举石担、石锁,又有各种拳术和刀、枪、剑、叉等器械,射箭、摔跤、太极拳等也得到推广。很多妇女参加了习武活动,女子自卫军的主要武器就是板刀和红缨枪。儿童团也开展长枪、梭枪、木棍、射箭等项目。为弥补武器不足,新四军、八路军都大量配备、使用长矛和大刀,而且真正地发挥了武术的军事实用技能。流动作战的部队利用稻场练刺杀,进行爬竿训练以便攻打碉堡,练摔跤用于白刃战斗。在同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等科研教育机构几经辗转后落脚的四川宜宾李庄镇,国术历来都是重要的项目,受其影响,学生踊跃参军,而投掷、搏击、射击等成为当地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内容。1942年,四川、湖南、陕西、甘肃、贵阳等省市民众教育馆增设国术部门。陪都等地在组团访问、举办表演时往往进行国术、摔跤活动,这些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

——摘编自蔡宝忠《红色记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术活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武术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抗战时期武术活动的意义。
2021-04-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七次仿真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材料   为着取消敌人的阴谋之借口,为着解除一切善意的怀疑者之误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有披沥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忱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我们伟大的悠久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37年7月15日


(1)根据材料,概括宣言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发表这一宣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宣言的影响。
2020-09-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日军伤亡战果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0月歼灭日军近2万人日军回到战前态势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歼灭日军8千多人日军退兵,双方恢复到战前状态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歼灭日军近5万人日军司令部从岳阳撤回武汉,恢复战前状态

——摘编自梁小进《长沙会战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三次长沙会战的历史意义。
2019-09-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内容
20世纪80年代前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论著中,一般都以1937年为抗日战争的开端,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人们也常常把1937年至1945年这段时间称之为“抗日战争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术界开始讨论把1931年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
1990年后持“十四年抗战”观点的学者越来越多。人们在书写中国抗日战争史时也大多从1931年写起。
2015年《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明确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经历了十四年艰苦曲折的斗争。”
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表示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和世界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7月,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中国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2年,美,英,中等26个国家答订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组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012年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普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发表讲话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战胜国作出的裁决”,重申“侵略定又未定论”,推动修改《和平宪法》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任选其中两个角度,说明2015年中国政府高调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