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1938年前后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相关言论。由此可知,两人
何应钦“我之国情,如国土、人口、物资、地形等皆有利于消耗”
李宗仁“吾人必须避我之所短,而发挥我之所长,利用我广土众民、山川险阻等优越条件来困扰敌人,作有计划的节节抵抗”

A.承认中国抗战具有长期性B.对中国抗战前景持悲观态度
C.重在动员全民族联合抗日D.揭示中国抗战处于劣势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通电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4 . 如图为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下列选项中关于这场会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B.八路军参与了这场会战
C.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2020-12-04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七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7 . “1937年9月,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进至河北蔚县,其一部西向山西广灵、灵丘进犯。……这时红军刚改编为第八路军,也在向山西前线开进,八路军主要在敌军侧后进行游击战……八路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其中“首战告捷”发生在
A.太原会战期间B.徐州会战期间
C.枣宜会战期间D.百团大战期间
8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演变可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B.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抗战时期,中国戏剧界一度出现历史剧创作的热潮。在1941年和1942年,当抗战形势最为严峻时,历史剧创作也达到了高峰,涌现了《花木兰》《大明英烈传》《忠王李秀成》《天国春秋》《屈原》和《正气歌》等被公认的战时历史剧名作。这表明
A.历史剧是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主流B.历史剧创作加快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C.国共合作促进了历史剧的全面繁荣D.剧作家选择作品题材受价值观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国民政府投入全国军队的大部分精锐部队血战三个月,并没有产生避免日军早期控制武汉、逼迫中国军队在东部地区背海决战,从而破坏中国持久抗战的基本国策的全局作用;不存在争取更多时间、更大空间为东部工业内迁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持久抗战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的战略意义。”材料中评论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太原会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