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期间发生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
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
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一对峙一合作的历程
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D.反映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作为主要矛盾的演变
2 .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发表的新闻报道,如《保卫麦收的时候到了》、《要办春耕突击队》,“保卫”、“突击队”这类本用于战争表达的词汇频繁地运用于有关农耕活动的报道。这种做法有利于(       
A.实现农民政治上获得解放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营造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D.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根据地建设
2024-02-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申报》对“中华民族”一词使用频次的检索统计(部分)。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词语年份条目数量
中华民族1919年前30条
1920-1924年68条
1925年81条
1928年183条
1939年372条
A.社会经济的发展B.民族意识的增强
C.报刊杂志的盛行D.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01-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在1937年9月29日《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否只是限于国共两党呢?不是的……两个党仅是这个统一战线中的一部分。抗日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毛泽东这一论述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民性和广泛性B.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势被扭转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收效显著D.国共团结抗日精神日益凸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节选

单元

主要章节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 战争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 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 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材料中找出一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线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2023-06-30更新 | 3021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3.81%,中农9.76%,富农29.65%,经营地主21.77%,平均负担水平21.70%。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A.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B.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
C.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D.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
2023-06-21更新 | 339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评论中国战场的一次会战说:“诸君如忆及日军之活跃,即知中国抵抗敌人至五年之久,并予敌人以打击,为如何不可思议之事。”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此次大捷。”这场会战(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标志着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9 . 1938年10月24日起,截止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多万人,货物100多万吨,大量的轻重工业设备,教育资源,人民群众从武汉的撤离被称之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事件(     
A.决定了抗日战争进程的发展走向B.是国共两党团结努力铸就的奇迹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D.为接下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2023-04-08更新 | 621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古代世界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欧亚内陆族群军事威胁的一种方案。……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明朝在具备强大实力的情况下,由于政权性格呈现“内向”特征,……对于海疆开拓甚为漠视,反而在北部陆疆、东部沿海大规模构建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国这一做法,虽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内政与边防、财政和军事之间的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海陆边疆问题。在“南倭北虏”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项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以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近代以来,人们对长城的看法则经历了戏剧性转变。20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势。……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写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修筑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众对长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