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日军侵占华北以后,利用演说、唱歌、演剧和散传单、办报纸等文化形式,宣传“日华提携”“共同防共”等理论,还插手大中小学教育,在北平各级学校大力推广日语教育,将日语设为中小学必修课。日本侵略者的这些做法(     
A.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具有极强的文化扩张性
C.消磨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D.确保了占领地区的稳定
2023-04-19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截至1935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各佛教寺院有116个,神道(神社)有70个,基督教会堂有49个。日本佛教教派的9个宗派在中国东北宣传布教近600人。日本这一做法(     )
A.加强了对中国的文化渗透B.改变了佛教在中国的地位
C.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D.增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3 . 在《南京条约》签订一百周年时,“中华民族反英美协会”(受日本控制)宣称,一百年来“英美帝国主义对于我东亚的侵略和宰割”,“穷凶极恶”,“用鸦片毒害我们民族,用武力屠杀我们民族”,“要把我们种族像红色人种和棕色人种那样消灭”,这一宣传
A.客观评价了英美侵华历史B.意在为日本侵华披上正义外衣
C.反对英美的亚洲殖民政策D.分化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阵营
4 . 近代企业家张怿伯(1884—1964)在家乡江苏镇江沦陷时,曾悲愤地记述道:“十余万人的镇江,全城家家户户,没有一家不被破坏,可谓无家不破,无室不空,其数目无从统计。”这一记述可以用于说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罪行B.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C.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D.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在20世纪80年代撰文指出:“南京大屠杀完全是政治上制造出来的虚构。”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还是日本法西斯确实犯下的滔天罪行?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田中正明以未公开的《松井日记》和200人以上的“证词”为依据,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文。随着日本否认侵略,美化战争,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纷纷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历史档案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原日军中佐太田寿男所说:“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毁尸灭迹的部分就达15万具。”日本也发现了参与血洗南京的第十六师团中将师团长的阵中日记,其中叙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二   自那以后直到现在,在差不多十年时间中,证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又不断被发现,其中主要的有:1990年在德国档案馆波茨坦分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其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包括当时留在南京的德国外交官、西门子洋行经理、英国记者、美国牧师目睹的日军暴行,共一百九十余页。1991年,在美国发现了当时留在南京的马吉牧师避开日军耳目摄制的日军暴行记录片。这部记录片长达半个多小时,为迄今保存的南京大屠杀唯一的原始动态画面。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高兴祖《“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材料三   在日军占领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这一估计并不夸大其词,而是可以通过埋尸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的证据加以证实的。

——摘编自《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1)材料一出现的两类史料哪一种更具有说服力?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史料有哪些类型?依据这些史料能得出什么结论?
(3)把材料三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对证明南京大屠杀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史料,说明在史料运用时要坚持哪些原则。
6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各级中小学宣扬日本没有霸占中国领土,皇军是帮助中国驱逐欧洲白种人,以建立王道乐土来的,所以中国人不应当敌视日本人,而应该中日亲善,否则就是恩将仇报、不仁不义。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便于中日两国友好交流B.把中国纳入到大东亚共荣圈
C.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D.消除中国文化中的封建因素
2021-04-27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8年10月,日本成立“华北开发株式会社"和“华中振兴株式会社”两个“国策会社”,在中国沧陷区各地普遍设立“实业百货店”“物资交换所”及“物资通济处”等机构,从事向大后方走私日货的活动。日本侵略者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社会秩序B.强化对沦陷区的管制
C.加强与大后方的联系D.适应长期战争的需要
2021-04-2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