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938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开办“青年训练所”培养为日本效忠的伪职人员;设立“东文书院”教授中日语言,“以融洽两国青年之感情为宗旨”。这些行径意在(     
A.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B.解决日本子女的教育问题
C.推行奴化教育毒害青少年D.破坏近代中国的教育体系
2 .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下列反映这方面的历史真相的证据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日本学校教科书的介绍B.当时新闻报道中的照片
C.当年幸存者的口述材料D.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10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2022-01-01更新 | 54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一第一阶段考历史试卷
4 . “侵华日……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这投文字描述的是日寇
A.在南京进行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B.在华北推行三光政策
C.进行重庆大轰炸,死者超过一万人D.731部队实施细菌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战争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日本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②都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的
③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 . 据统计,1939年仅南京市区就有私塾16所,塾师162人,学生6164人,而周边地区农村私塾的数量更是大大超过正式小学,如泰县姜埝区私塾与小学的比例竟高达200:1。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
A.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C.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
8 . 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是
A.南京大屠杀B.张自忠将军牺牲
C.百团大战战况D.武汉会战战况
9 .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以下可作为佐证“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研究者的专著中对该惨案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37年10月9日,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称:“日本的行动是自卫措施,相反的倒是中国被赤色势力所操纵,顽固地实行恶性的排日政策,企图用武力排除本国内的日本的权益,违背了非战公约。”这一声明反映出
A.国民党军队受到日军重创
B.日本试图为侵华战争进行辩解
C.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D.日本企图分化中国抗日阵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