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中日关系发展,必须以史为鉴,才能够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5年,日本的吉田松荫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1887年,日本制定的《清国征讨方略》公然叫嚣:“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

材料二:(田中奏折)还明确提出了侵略步骤:“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既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使异服之南洋及亚细亚全带,无不畏我仰我鼻息之云云大业。尚未实现,此皆臣等之罪也。”

——摘编自《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英美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而战局……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朕欲忍其所难忍……以为万世开太平……”

——摘编自1945年《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制定《清国征讨方略》的原因。指出日本在19世纪末为实施其方略采取的举措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华是怎样逐步实施第三期目标的?面对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天皇停战的原因,这对当今日本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 . 历史图片能较好地展示历史事实。下图描述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反帝反封,彻底革命
B.反对侵略,珍爱和平
C.国共合作,消除宿怨
D.中日和解,面向未来
2018-01-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历史(文)试卷
3 . 下列为民国时期一位知识分子某年的日记片段摘录,片段中的“上海事变”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4 .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    )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5 . 国民政府某次电文写道:“据前、昨两日,日本内地军队向韩、满运输者甚多……以中判断,不久彼必有进一步之动作,我北平城内及其附近,尤应严防,若我能积极准备,示人以无机可乘,并随时作抗战,则或可消弭成端。“这一电文针对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6 . 1938219日起至1943823日,日本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都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 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 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 000以上,超过17 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破坏。对这一史实分析最全面的是
A.日军用意在于动摇乃至瓦解中国政府与人民的抵抗决心,威逼中国政府投降求和
B.日军企图迫使中国政府再次迁都,破坏国共第二次合作
C.日军为了报复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百团大战对其交通线的破坏
D.日军妄图炸死国民政府首脑,造成群龙无首局面
8 .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②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
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
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
名称建立时间地点代理人
“满洲国”1932年3月长春溥仪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39年9月张家口德穆楚克栋鲁普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0年3月南京汪精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017-08-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顾頡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中说:“日本人在暹罗宣传桂、滇为掸族故居,而鼓动其收复失地。某国人又在缅甸拉拢国界内之土司,近更收纳华工,志不在小。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决不能滋用‘民族’二字以召分裂之祸。”这说明在抗战时期
A.中国存在严重的分裂主义B.激活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C.具有浓厚的民族消沉现象D.日本极力行颠覆破坏活动
2017-08-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4月月考(高考全国统一全真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重点班)
10 .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2017-08-04更新 | 3058次组卷 | 53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