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学者统计,驻华北、华中侵华日军在1939年的自给自足率分别达到36%和41%,1940年分别达到45%和75%。由此可见,此种状态(     
A.扰乱了国统区金融秩序B.是转嫁战争负担的方式
C.封锁了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了战争的物资管制
2 . 1938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开办“青年训练所”培养为日本效忠的伪职人员;设立“东文书院”教授中日语言,“以融洽两国青年之感情为宗旨”。这些行径意在(     
A.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B.解决日本子女的教育问题
C.推行奴化教育毒害青少年D.破坏近代中国的教育体系
3 . 日本出版界于1943年7月结成大日本出版报国团,主要任务是:贯彻“出版之国家使命,全力以赴挺身于皇道文化之隆兴”;锻炼出版从业人员意志,完成“思想战士”的身份认同,以实现“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日本出版界此举是要服务于(       
A.振兴日本传统文化B.军国主义思想宣传C.提高行业国家认同D.为侵华战争做准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31部队罪证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1939年,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设立了所谓的特别军事区域,在6.1平方公里的本部区域内建有各种相关建筑物80余处,他们用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以及欧美人来作细菌实验,如细菌注射、细菌传染、梅毒、鼠疫、毒气等。1945年日本败退之际,为毁灭罪证,炸毁了大部分设施。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部分残留的遗址被分割、占用、毁坏。现存遗址有:731部队东部大楼、特设监狱、四方楼、冷冻实验室、焚尸炉、菌种地下储存室和兵器库等11处残迹。2014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应加强修护工作”。由此,731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和相关学术研究掀开了新的一页。

——摘编自金成民《731遗址的保护、开发及展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731遗址群修护的现实意义,并说明其保护、开发及利用中应秉持的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8年9月,木村增大郎在其向日本政府提供的经济情报《中国通货问题与事变处理策》中指出:“今日中国民众与国民政府之团结,乃以法币为基础。”这表明(     
A.日本企图破坏国共合作抗战B.中国具备抗战的物质条件
C.日本企图破坏中国金融体系D.中国持久抗战拖垮了日本
6 . 据统计,1937年6月,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101.545万人;到1937年10月27日,日本驻沪总领事冈本季正给外相广田弘毅的密函中却言道:“南京市内公务员和军人眷属均已避难,人口剧减。据警察厅调查,现有人口53万余。”这主要体现了(        
A.日本在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B.南京大屠杀的残忍残暴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破坏性大D.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7 . 1938年,伪华北临时政府发行联银券,实行联银券与日元等价的政策。伪华北临时政府财政部总长汪时璟指出,联银券对“产业之开发与振兴,民生之安定与利便均有直接关系”。在发行后的短短两年内,联银券的发行量就达到5亿元。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民族工业发展困境B.加紧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C.配合日本进行经济侵略D.确保沦陷地区的金融稳定
8 .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和丧失战斗力的中国军人进行了多次惨绝人寰的屠杀。据《侵华日军大屠杀暴行》记载,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至1945年日军投降,我国平民伤亡超过3500万。其中杀戮最惨重的是
A.南京大屠杀B.旅顺大屠杀C.重庆大轰炸D.云林大屠杀
9 . 日本侵华期间.勒令沦陷区各学校一律采用日伪当局统编的教科书,各级学校教材由日伪教育部编订。这些教材删去了带有民族意识的内容,并流露出浓重的“复兴礼教、振兴东洋道德”的思想,日本的这一举措旨在
A.对中国民众进行奴化教育B.恢复和弘扬儒家的传统思想
C.促进中日两国间友好交流D.消除中国文化中的封建因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5109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19371112日,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1213日展,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分别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民的档案;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提供的文件。对此,日本外务省10日凌晨发表新闻官谈话,对“南京大屠杀”史料成功申遗表示“遗憾",并认为联合国相关机构缺乏公平性。

——摘编自朱晓颖杨颜慈《《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大屠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