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38年,伪华北临时政府发行联银券,实行联银券与日元等价的政策。伪华北临时政府财政部总长汪时璟指出,联银券对“产业之开发与振兴,民生之安定与利便均有直接关系”。在发行后的短短两年内,联银券的发行量就达到5亿元。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民族工业发展困境B.加紧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C.配合日本进行经济侵略D.确保沦陷地区的金融稳定
2 . 1938年10月,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包括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等一大批知名高校纷纷迁往广东省外、粤北等地展开科研与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A.战争的破坏与冲击B.师资流动状况加剧
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D.广东外贸中心丧失

3 . 材料   1932年日本在我国东北组建731部队一细菌战秘密部队,为掩人耳目对外宣称“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基地中关押着大量的俘虏,包括中国人、朝鲜人和苏联人,以中国人为主,甚至还有大量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和儿童。这些人称作“马路大”I (日 语为“圆木”,意为试验品),被用于活人活体试验、冻伤试验、毒气试验、灭压试验、活体解剖等,其中3000至10000人死于活体实验。1940-1941 年日军在浙江、湖南常德地区投下大量带菌毒物,使这些地区鼠疫流行,造成巨大伤亡。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因日军进行细菌战而得传染病的人数达到1200万之多。1945 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炸毁研究基地,烧毁绝大部分研究资料,屠杀剩余“马路大”,加土战后美国的干预,导致以石井四郎为首的细菌战战犯免受审判,直至1981年美国记者鲍威尔发表研究文章,才使得731部队频繁出现在各国媒体。

----摘编自米艾尼《恶魔的证据一挖掘731部队历史罪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军细菌战研究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日军细菌战战犯免受审判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七种教科书都要求学生进行历史调查,但是调查内容只是日本的受害情况。例如,各书都开设专栏,要求学生对日本遭受空袭和原子弹爆炸之害、冲绳女学生战死之惨烈、战时生活之艰辛等等进行调查,了解学童为躲避空袭而集体疏散到农村的艰苦体验。

材料二   七种教科书都以较多的篇幅记述了日本民众全力支持战争的情景。例如,大阪书籍本设置专题“聚焦历史——战时的妇女与孩子”,其中写道:“日本各市町村组织了妇女会、母亲会、主妇会,开展欢送士兵并且慰问茶水等活动。妇女们响应政府和军部的号召,为了确保实行‘总力战’的人数,努力将人口由7000万增至1亿,为此尽早结婚,并且把生育5个孩子作为目标。妇女还充当劳动力的角色,许多妇女在军工厂劳动。把孩子们作为‘幼小的战斗力’、‘未来的军队’来培育,学校生活全部军事化。很多孩子将中学毕业后进入陆军预科士官学校作为志愿。”各书都附录了大量照片,诸如“欢送出征士兵”、“庆祝攻陷南京东京街头的民众”等。


请任选一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日本教科书选择这些史料的真实性和动机作一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1939年仅南京市区就有私塾16所,塾师162人,学生6164人,而周边地区农村私塾的数量更是大大超过正式小学,如泰县姜埝区私塾与小学的比例竟高达200:1。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
A.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C.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
6 . 《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始末
B.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
C.日本在中国制造屠城事件
D.国共联合抗战的原因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2年1月3日,日本侵占锦州,进逼中国关内。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照会中国和日本政府,对日本强占中国东北的局面和足以损害美在华权益,违反“门户开放”及中日间的任何协定、条约,美国均不予承认。但在次日,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

1941年11月26日,赫尔还交给日方一份《美日协定基本纲要》草案,此即“赫尔备忘录”。其要点是:为了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和解冻资产,特提出以下交换条件:日美两国同意遵守美国历来主张的各项原则,两国倡议一切与远东有关的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撤出一切陆海空军和警察力量;日本撤销对汪精卫政府和“伪满洲国”的承认。

——据吴景平赵哲:评《美国对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态度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赫尔备忘录”表明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其产生的后果。

2017-06-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中2017届高三两校三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表数据整理自姜涛卞修跃所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A.国民党军队是抗日主力军
B.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2016-11-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东茂名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9 . 史料可以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有意史料”;人们在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称为“无意史料”。研究历史时应注意加以鉴别。
材料一 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审定,斯大林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全国党史教材)
材料二 (农民抵制集体农庄)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
——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
材料三 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分发饼干、糖果救济难民,受到了南京人民的欢迎的照片(下图)。

材料四 有些(日本)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处,(向中国难民)分发饼干、苹果,并且拿出少许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善行”拍了电影。就在同一时间,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强奸了约12个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
——正在南京的麦卡伦牧师(美籍)在日记中写道(1938年1月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都反映了苏联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态度,请从史料鉴别的角度,指出哪条材料更符合事实?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对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七八十年代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3)材料三能否客观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的行为?请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理由(可从材料来源及内容方面说明)。
(4)请把以上四则材料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分类。指出哪类史料更具有证据力,并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4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东汕头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