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金陵响警钟,声声振耳,祭卅万亡灵,莫再坑前空拭泪;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底永铭殇。”这一副对联警示我们必须牢记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2019-06-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2 . 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里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是
A.淞沪会战
B.南京大屠杀
C.血战台儿庄
D.旅顺大屠杀
3 . 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A.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将占领区经济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1年,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备忘录中提出日本必须立即退出中国、退出德意日联盟等要求,日本特使发表声明回应:“唯早日勘定祸乱,光复和平,使万邦各就其位,乃帝国之基本国策……如有与帝国根本国策背道而驰之事,不能使万邦各就其位,帝国政府断难容忍。”这一声明反映日本
A.始终重视发展与美国的关系
B.反思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痛苦
C.意在保持东亚地区和平稳定
D.假借勘乱名义美化侵略意图
5 .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民族对一段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乃至将其定格、固化,反映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成熟与强大。下图中“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抗战胜利
6 .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019-01-30更新 | 40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高中高一9月检测历史试卷
7 . 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81、6、30、12……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意义都提醒着我们那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这段历史发生在
A.1927年
B.1937年
C.1945年
D.1949年
8 . 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血战台儿庄
C.百团大战
D.南京大屠杀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摘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材料四   日本在7月初正式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安倍又开始了另一个重大行动,就是展开争取让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行动.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日本将与有着相同目标的印度、巴西、德国加强合作.安倍将于近日访问巴西,他准备在与塞夫总统会谈中确认“希望一起实现入常,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安倍还将在9月1日举行的日印首脑会谈上展示团结一致,为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而倾注全力

——摘选自高望《日本“入常”搞错了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列举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直接原因和最深远意义分别是什么?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争取“入常”的目的.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变化对当前我国开展外交活动有何启示?
10 . 1937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15日,记者在12个小时中,就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日军占领旅顺
D.南京大屠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