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丽水收复后,鼠疫蔓延,一个月来掩埋尸棺已达四百余具。吴圩一村八十余户,染疫死者八十余人,城郊哭声不断。”造成当地鼠疫蔓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国民党忙于内战不顾民生B.外来人口涌入丽水,人口密度过高
C.山洪爆发,鼠疫蔓延D.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2021-10-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陆军当局在侵华作战的基本点中明确提出:“因对苏必须严加警成,所以对华作战必须极力缩小规模,以最少兵力尽速达到作战目的。“要始终把战争限制在华北、华中或华南一个方面,这是根本方针。”由此可知此时
A.国民政府顽强抵抗B.全面侵华尚存顾虑
C.苏联政府出面干预D.日本国内强烈反对
3 . 1938年10月,“为适应长期作战的需要”,日本推行了所谓的军票一元化工作:即从1938年11月1日起,在华中占领区实施军票化,军票既没有正式的发行机构,又没有发行保证。日本推行军票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
A.破坏中国金融体系B.打击根据地的经济
C.贯彻以战养战政策D.强化战时经济体制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报道节选

12月18日12月17日,日军举行南京入城仪式。《东京日日新闻》稿件的标题是《烛照青史,南京入城仪式》《战绩显赫的各部队,肃然整列,松井大将威风堂堂阅兵》《气贯长虹的巨幅画卷》等。这些都刊登在12月18日的晚报上。其报道中写道:
是《君之代》,是国歌《君之代》,是在敌人首都回响的《君之代》。在《君之代》的演奏中冉冉上升的日本国旗,熠熠生辉的日本国旗,日本国旗升起仪式开始了。有哪儿的太阳旗能比这一天这一刻的太阳旗更有意义呢?
12月19日《敌人的遗弃尸体八九万(南京攻城的战果)》报道说:“上海军队发布消息:一、在南京攻城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俘虏数千。

——据【日】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整理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军士兵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战地日记节选

目黑福治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炮兵第十九联队第三大队的士兵12月17日晴南京城外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
12月18日晴听说聚集在南京城外的部队约有十个师团。休整。下午5时,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
远藤高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六十五联队第八中队少尉军官12月17日晴早上7时,派出九名士兵去幕府山顶担任警戒。为了参加南京入城仪式,我联队派部队代表第十三师团参加。上午8时我和小队的十名士兵一起出发,由和平门进城。……晚上,为了处决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
12月18日凌晨1时,由于对俘虏的处决不彻底,仍有活着的人,上级命令我们出动,参与清理。……从下午2时到晚上7时30分,为了清理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25名士兵。

——据【日】小野贤二、藤原章、本多胜一《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们》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和《东京日日新闻》对中国军队伤亡的记述有何差异?你认为哪一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1931~1943年东北地区的工矿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较表(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东北地区
1931年1937年1940年1943年
指数100100100100
工矿业26.951.054.459.3
农业73.149.045.640.7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B.经济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
C.逐渐摆脱了对日本经济的依赖D.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基地
6 . 如图是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漫画《流离图》。该漫画产生的背景是
A.军阀割据混战B.国共对峙形成
C.日本侵华加剧D.解放战争爆发
7 . 《中国的一日:1936年5月21日》记载:上海租界的小巡捕今天开会新学到的第一件事是认识了一种花——樱花,这种花他之前从没见过,可是碧眼黄发的洋大人告诉他,一旦看到门前挂着类似图案木板的住宅,一定要多加留意,特别保护。这反映了
A.租界注重保护各国侨民
B.日本侵华势力日益增强
C.日本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D.侵华列强利益日趋一致
8 .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货币种类繁多,仅“四行号”发行的货币就有15个币种、136个券种。1932年伪满政府规定,“货币制造及发行权属于政府,由满洲中央银行代行之。”这本质上反映了
A.东北政局从混乱走向统一
B.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C.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
D.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七种教科书都要求学生进行历史调查,但是调查内容只是日本的受害情况。例如,各书都开设专栏,要求学生对日本遭受空袭和原子弹爆炸之害、冲绳女学生战死之惨烈、战时生活之艰辛等等进行调查,了解学童为躲避空袭而集体疏散到农村的艰苦体验。

材料二   七种教科书都以较多的篇幅记述了日本民众全力支持战争的情景。例如,大阪书籍本设置专题“聚焦历史——战时的妇女与孩子”,其中写道:“日本各市町村组织了妇女会、母亲会、主妇会,开展欢送士兵并且慰问茶水等活动。妇女们响应政府和军部的号召,为了确保实行‘总力战’的人数,努力将人口由7000万增至1亿,为此尽早结婚,并且把生育5个孩子作为目标。妇女还充当劳动力的角色,许多妇女在军工厂劳动。把孩子们作为‘幼小的战斗力’、‘未来的军队’来培育,学校生活全部军事化。很多孩子将中学毕业后进入陆军预科士官学校作为志愿。”各书都附录了大量照片,诸如“欢送出征士兵”、“庆祝攻陷南京东京街头的民众”等。


请任选一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日本教科书选择这些史料的真实性和动机作一简要分析。

10 . 材料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接连侵占东欧、北欧和西欧各国。受此刺激,日本在1939年至1941年的三年时间里,对重庆先后实施了“100号作战”“101号作战”和“102号作战”三次大规模的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从重庆大轰炸开始,美英等国使领馆和外侨财产就不断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美、英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美国还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并逐步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由于重庆人民英勇的反轰炸斗争,日本的战略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中国的战时首都始终巍然屹立,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

——摘编自潘询《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9~1941年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