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共两党对五四运动的纪念与评价(1919—1949)

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不甘服于帝国主义与军阀官僚双重的压迫。自然发生的一种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政治的民众运动。——192554日《民国目报·五四纪念的感想》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1925年张大雷《五四运动意义与价值》
五四运动是民众对外交事件的直接行动,这种直接行动“在军阀专政时期,是家常便饭”,现在,国民政府秉承“平等待我”的方针与外国交涉,民众的直接行动实在不能用而且用不着了。
——192853日《民国日报·五四纪念宣传大纲》
在各学校中,利用“五四”的意义去召集学生群众大会,举行同乐会表演戏剧等。去揭破国民会议的欺骗,反对国民党禁止学生参加政治运动。积极号召学生群众反对国民党、改组织、第三党等的一切活动。
——1931年《共青团中央局五月工作决议》
五国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这一个支流,仍旧汇宗于国民革命的大海。所以‘五四’运动若果有何贡献,这都是滋源于国民革命运动”。
——194354日《中央日报·国民革命与五国运动》社论
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大革命准备了舆论、人心、思想和干部。很明显,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结合所学知识,对不同时期国共两党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进行解读。

2 . 抗日战争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王明曾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主张。对此,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正确的方针应该是既统一,又独立。毛泽东意在(     
A.批判王明“左”倾错误危害B.维护统一战线健康发展
C.壮大反抗国民党的力量D.独立领导中国抗日战争
2023-02-03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要建立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并形成纲领草案,但国民党均予以否决。国民参政会也因为国民党将其性质定为咨询机构,使其成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可能性不复存在。这反映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散性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C.国民党维护一党独裁的统治D.国民党反对第二次国共合作
4 . 1936年7月,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指示,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共同纲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当表示愿意与国民党“在普选基础上为建立统一的民族的中华民主共和国而斗争”,而且中共“应该作为共同抗日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季米特洛夫这一指示(     
A.确保了中共抗日的领导地位B.加强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C.有利于促成国共两党的合作D.突出了共产国际的重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669次组卷 | 10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日本对上海等地发动武装进攻后,中共中央在发给各地党部的信函明确提出,各地党的中心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的南京政府与一切国民党的派别,以及一切反革命派别”,在反日斗争过程中,要“集中力量建立下层的群众基础”。

——据张涛《从“保卫苏联”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二   1935年8月25日至27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召开会议,全面讨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会议详细阐明了中共制定新策略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指出中共的迫切任务是“不仅吸收最广大的、真正革命的、有觉悟的和忠实的分子,而且吸收中国社会上各阶级和阶层中,一切可能的、那怕是暂时的动摇的同盟者及同路人”共同参加民族解放斗争。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中共甚至不排除与蒋介石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据张涛《从“保卫苏联”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认识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认识变化的原因、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陕甘宁边区的许多乡镇、村庄都建起了《解放日报》读报小组,由工农兵通讯员、各级工作人员与知识分子带领读报。到1944年,边区有1万多群众加入读报组。读报组的设立旨在
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提高民众政治觉悟
C.动员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D.宣传土地改革政策
8 . 1939年1月24日,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改名为“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兼主任,白崇禧、陈诚兼副主任,汤恩伯为教育长,叶剑英为副教育长。该训练班
A.利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B.提高了国共团结抗战的能力
C.表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D.促使国共合作抗日最终实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转变为重视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2021-08-29更新 | 35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是廖冰兄1938年所作漫画。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呼吁各阶级阶层团结抗战B.强调提高武器装备水平的重要性
C.提升民众的抗日信心D.揭露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事实
2021-08-10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