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选举权的规定。以下理解正确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凡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和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种族宗教,皆为苏维埃共和国公民;16岁以上者均享有苏维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除外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16周岁(后改为18周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卖国贼除外
①党的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②扩大了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
③政权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④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361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逐渐改变。

材料一   严复在他的《论世变之亟》一文中就认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 ,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通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 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突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王人博《新民说:中国的近代性》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严复对待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分析这种价值取向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在1937年发表《祭黄帝陵祭文》的原因和作用。

材料三   1972—1985年中美贸易的简表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6032
1975年304156
1980年3,7551,059
1985年3,8553,840

(3)依据上表对1972年—1985年中美贸易的状况用史实进行说明。
2021-02-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两幅形势图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斗争区域重心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①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        ②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③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根本改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2020-08-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
465251122
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2020-07-08更新 | 9972次组卷 | 10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A.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B.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C.国共共同抗日
D.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03-06更新 | 43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2(北京)
6 .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019-01-30更新 | 188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将红军将领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等向全世界进行详细报道。1937年斯诺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并在伦敦出版。该书
A.是外国人首次报道中国革命的著作
B.为国共结束对峙走向合作奠定基础
C.有利于红军反“围剿”取得最终胜利
D.为中国人民抗战取得国际舆论支持
8 .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主要内容是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该材料表明
A.反对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运动开始B.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中华民族自草心、自信心极大提高D.“和平民主团结”建国方针实现
9 . 在一份政治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这份宣言体现了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国共合作C.反封建,求统一D.和平建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