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作出的部分规定。它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发表时间出处内容
1937年7月12日《卢沟桥事件第二次会报》必要时令第三者出绥东侵内蒙,以扰敌之侧背
1937年7月底《第三者使用方面及经路之建议》建议红军部队“一切旗帜、符号、服装,均改换”,并“以察东龙关为根据地,经赤城向丰宁、承德方面活动”
1937年8月3日《卢沟桥事件第二十四次会报》即令陕北朱、毛所部开绥东出察北,向热河挺进

A.初步意识到抗日根据地重要价值B.放弃了反共的基本立场
C.着手调整对中共及其军队的策略D.主动促成国共新的合作
2023-01-1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抗战时期海外华侨支援国内抗战情况统计表(部分)
时间项目数目
至1940年抗日救亡团体2000多个
至1940年捐献物资217架飞机,坦克27辆,卡车数百辆
至1940年捐献医药物资救护车1000多辆,输血1750立方公升,药物无数
1937——1941年侨汇55.7亿元(法币)
1937—1945年捐款50亿元(法币)
1937—1945年购买政府国债11亿元(法币)
1937——1945年回国参军参战4万余人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华侨捐献是抗战物资的主要来源B.追求民族复兴是华侨援助的动力
C.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物资保障D.民族空前团结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七七”社论、代论(注:评论类型)的题目和正文中排名前五位高频词。

年份高频词
1938抗战抗战建国民众行政改进
1939坚持抗战团结国共合作妥协投降反共
1940困难挑拔离间妥协投降团结进步
1941中华民族长期抗战困难团结民主
1942援助困难抗战团结进步
1943敌后作战团结人民民主生产
1944胜利反攻人民敌后民主团结
1945中国人民觉醒人民的力量团结民主

——摘编自范海龙《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国际视野及现实启示》


根据材料,首先选取其中的一个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时段高频词的出现作出合理解释。(要求:时段明确,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4 . 下表是国统区物价指数与购买力的统计。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国统区摆脱了世界经济危机影响B.中国民众为抗战胜利付出重大牺牲
C.战时经济体制利于民族资本发展D.国民党专政推动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2021-11-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抗战期间新四军在抗日根据地建立银行、发行抗(边)币的情况。新四军的这些措施
银行名称创办日期所在根据地发行货币
淮南银行1942年2月淮南抗日根据地淮南币
淮北地方银号1942年6月淮北抗日根据地淮北地方银号币
大江银行1943年6月皖中抗日根据地大江银行票
浙东银行1945年4月浙东抗日根据地浙东银行票
华中银行1945年8月华中抗日根据地华中银行票
A.稳定了大后方的金融体系B.打击了日军“以战养战”的政策
C.完善了根据地的货币制度D.有利于抵制法币的渗透和掠夺
2022-05-25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保温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中共对晋察冀地区沦陷城市不同阶层的调查统计
苦力、工人工作中时常“混鬼”、“弄鬼”,组织集体唱歌。
青年学生平津学生自发成立进步组织、有的还加入共产党甚至秘密开展抗日活动。
普通市民对敌人由“部分的幻想”转变成了“日必败我必胜的坚定心理”。
地主、商人寻找出路,多方应付,与敌、国民党及我都有联系。

这反映出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未能真正贯彻B.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C.持久抗战是取得胜利的正确方针D.日军在沦陷区统治受到强烈抵抗
2022-05-2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5月联考(二)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期间,有关日本军事和经济的信息。这些信息可用来说明

武汉会战

日军参战军队40万,伤亡15万

日军已无力在华发动新的战略攻势

日军在华24个兵团,日本国内只有一个兵团

1937年

日军军费32.71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69%

日本战争经济已显露出危机迹象

1938年

日军军费59.62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76.8%


A.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B.日本对华速战速决战略破产的原因
C.中华民族的抗战取得了初步胜利D.武汉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中共中央党校校史上某一年份的学员编制情况表。
名称住址负责人对象
一部小沟坪古大存、刘芝明地委、旅级以上干部
二部王家坪张鼎丞、安子文县、团级干部
三部兰家坪郭述中、张如心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
四部大砭沟张启龙、程世才工农出身的老干部
五部七里铺白栋才、强晓初陕甘宁边区县区级干部
六部马家湾马国瑞、谷云亭从敌后和国统区来延的党员干部

这一年份应是(       
A.1933年春B.1935年底C.1943年春D.1947年春
2022-04-29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1936年9月日本陆军省修订的1937年对华作战计划的部分内容。这表明
地区兵力目标
华北5个师团,可视情况增加3个师团占领平津地区和华北五省
华中5个师团占领上海附近地区,并确保上海、杭州.南京三角地带
华南1个师团占领福州、厦门、汕头等地
A.我国沿海防御薄弱B.日军有意限制战争规模
C.抗日战争即将爆发D.全民族抗战已不可避免
10 .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1937-1941年1941-1942年
日军日均扫荡次数1.52
日军主要扫荡方式短期分散长期集中
建立据点数量1.2万2万
敌后根据地人口1亿0.5亿
八路军、新四军人数54万41万

A.敌后战场承受了日军的主要攻击B.敌后根据地的发展愈加艰难
C.敌后战场抗日力量持续发展壮大D.反法西斯同盟未能支援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