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b.《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c.《中国土地法大纲》。

——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请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时期“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特点做出合理解释。
2023-10-10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宣传画上的中国抗战史。



图1《破坏交通》(胡一川于1940年创作)

——摘自聂宏伟《探寻抗战宣传画艺术中的延安精神》



图2《减租会》(古元于1943年创作)

——摘自周爱民《延安木刻艺术研究》


(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抗战宣传画,请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3-03-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鲁名校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提取图1、图2、图3的历史信息,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说中国历史:中华民国》


从中华民族抗战的视角判断图1、图2的历史阶段,并说明理由。
2022-09-0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开学)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歌一

诗歌二

诗歌三

硝烟战火何时了,
赔款知多少?
海边五口又通商,
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
江山万里应犹在,
只是边疆改。
问君港岛可曾留?
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
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
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
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
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1)三首诗歌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三   20107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流》在台湾中山纪念馆展出(下图),93岁的台湾原行政当局负责人郝柏村(江苏盐城人)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


(3)你是如何理解“七七……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的含义?
2021-09-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人民和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从1932年起,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10余支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对日军构成夹击态势。在14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创下了丰功伟绩。

——摘编自夏燕月《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理解。
2021-02-06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十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日本军突然地攻击中国军。这样,所谓“七七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不宣而战的战争——就开始了。

——(日)井上清《日本的历史》


(1)比较指出以上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材料三



(2)请为上图撰写题目和说明(包括时间、背景、寓意等)。
2021-01-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三十年,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联合招生。接照当年的招生规定,所有考生均须考公民、国文、英文、生物四科。另据报考专业不同,还需另考其他科目:第一组(文、法、商科),考数学、历史、地理、理化;第二组(理、工科),考数学、物理、化学、史地;第三组(农、医科),考数学、物理、化学、史地。下面为民国三十年度国立中大、武大、浙大、西南联大招生“中外地理”试题。

——中外地理试题(非理工组)


(1)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2)试由广州乘火车赴胪滨(今满洲里市,内蒙古),列举沿途所经重要城邑十处。
(3)日本在贸易经济方面,位赖于美国者甚多,试略述之。
(4)目前在德国控制下欧洲国家有几?试列举其名。提取材料“中外地理试题”中任意两条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12-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山东近代民谣题材丰富多彩,见证了山东人民的英勇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咸丰年,大歉年,涡河两边草吃完,地丁银粮逼着要,等死不如来起反……条条旗上写大字,“反清”两字写中间。杀绝贪官和老财,再把咸丰老儿斩。

——捻军民谣

四月里石榴火样红,南徐州发来了那长毛兵。长毛兵是天兵,哎咳呦,杀富济贫救百姓。

——鲁西南民谣《四月榴花火样红》(又名《致天王洪秀全》)

材料二   七镇八远一大康,超勇扬威捎操江。不怕西洋东洋鬼,敢来侵犯我海疆。——19世纪末威海民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19世纪末鲁西南民谣

材料三   日头出,落西方,抗日队伍打东洋啊。蒸的馍馍烧的汤,一呀么一口馍呀,一呀么一口汤,抗日队伍吃得香。大家都帮忙啊,为的是打胜仗。

——文登民谣《蒸馍馍》

(八路军)独立营,真勇猛,皋山一战建奇功。撂倒鬼子一大片,收拾机枪几十挺。吓得汉奸趴了窝,气得鬼子害头疼。

——宁阳民谣


(1)分析材料一中民谣传播的历史背景。
(2)说明材料二民谣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3)对材料三民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解读。
2020-12-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封禅泰山和祭祀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巨大思潮,泰山在东方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具有尚东意识又一心想成仙的汉武帝对齐地、东方有着特殊的向往之情。“缙绅之属皆望天下封禅”的愿望又直接促成了汉武帝的封禅之行。自元封元年(前110年)起,汉武帝先后八次东封泰山。

贞观六年,平突厥,年谷屡登,群臣上言请封泰山。太宗曰:“议者以封禅为大典。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比德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修封禅之仪,亦何异于桀、纣?”

——据荆荣娜《秦汉封禅研究》和《旧唐书·礼仪三》整理

材料二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自汉以来,历代都有祭祀黄帝陵的记载。1937年清明节,为唤起四万万同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派代表共赴黄帝陵,分别宣读祭文,公祭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据网络材料整理


(1)据材料,指出汉武帝和唐太宗对封禅的态度,这反映出两者治国理政的理念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概括1937年祭祀黄帝陵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