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大部分是明末清初由广东迁入广西的客家人的后裔。罗尔纲在《亨丁顿论客家人与太平天国事考释》一文中指出:天王洪秀全以下六人的起义诸王领导集团中有五人是客家人。

——引自《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

材料二   19004月底至8月中旬,“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和直隶、东北一些地方,广泛地掀起拆毁铁路、电杆和焚砸其他洋物洋货的活动,还采用遍贴传单的形式造成强大的宣传攻势”。

——引自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三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创办的,一所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农民运动骨干有学校,在北伐战争前夕和北伐战争期间,农讲所为广东和全国培养了一批农运干部,为推动北伐战争的进展,在全国各地开展农民运动,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正是农民运动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引自薛毅《农民运动讲习所与北伐战争》《江汉论坛》2002年第4

材料四   刘少奇曾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一文中,作了充分的说明:“抗日战争没有占全国人口百分八十以上的农民参加,是不能胜利的。……所以在抗战的时期中,正确合理地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一着。”

——引自《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八册第817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核心问题?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三,概括这段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
(3)根据材料四,指出刘少奇同志的主要主张。由以上材料,你有哪些启迪?
2021-09-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于1941年12月24日。作战双方是中方第九战区司令薛岳所统帅的国民革命军与日方第11军。这次会战,中国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展开防御作战。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进攻。在战役指导上,国军方面以夜袭、伏击、侧击、截击等多种方法逐步消耗敌军,消磨锐气,然后再使用优势兵力,施行反击和反包围,对敌方部队予以歼灭。1942年1月4日,中国军队在长沙包围攻城的日十一军。日将阿南惟几仍然错误命令继续攻打长沙,从而在既无援兵又无补给的不利情况下,最终只好强行突围。1月16日,会战以中方胜利结束。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同盟国亦决定任命蒋中正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次月,蒋中正访问印度全力游说印度加入同盟国阵营,因印度各界受此战中国大胜的影响,最终印度同意加入同盟国。随后,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


(1)结合材料概括第三次长沙会战前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军队及胜利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意义。
2021-08-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