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被动附庸型"对外开放状态。……洋货泛滥是当时中国工业品市场的重要特征。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使得中国棉纺织手工业等失掉了价格主动权。…

——-陈争平《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材料二 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本,《西学富强丛书》《农学丛书》《中互耳学丛书》《科学丛书》等深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热领域一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1931年到1945 年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此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租界,中国的关税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但是人们还没产生强烈的仇恨感,也没有立即将其驱逐出境的行动,对国家主权完整的认识还不深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主权的完整,而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领土。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被动附庸型"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后清政府重视近代科技的原因和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2 . 中流砥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数说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共计24块,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军队132万人,民兵260万人,人口近1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00多万人。

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


中国共产党抗战语录

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8.1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7.8

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1938.5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1939.7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史论结合。
2020-11-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彭真在总结晋察冀的经验时曾谈到:“敌在战略进攻阶段疯狂地前进,尚未照顾到其后方,在各重要点线之间空隙很大。旧统治崩溃了,敌后新的统治十分松懈,或尚未建立。”毛泽东也观察到:“由于日本占领军人数很少,日本人不能掌握所占领的土地。他们的部队通常只部署在铁路沿线的居民点和城市中。而农村几乎全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毛泽东还有进一步的论断:“一是辅助正规战,二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

——摘编自黄道炫《抗战初期中共武装在华北的进入和发展》等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时花在哲学上的工夫,推动了他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方向前进了一步。……这里有一个政治上的必要条件,是党要成为有纪律的组织,党员都接受党的路线,党员都靠得住,能按照给他们的指示办事。国民党吃了很厉害的宗派主义的亏。共产党的组织小些,他们能排除宗派主义而取得成功。中共的成功依靠党的积极分子的一致性,他们一定要在理智上深深相信党的路线的智慧。路线的正确性一定要用理论原则和实际行动来证明。

——摘引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针对日军“各重要点线之间空隙很大”这一局限而实施的军事对策,并列举中国共产党“一是辅助正规战,二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的两个典型战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延安时期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并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在思想上实现“党的积极分子的一致性”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意义。
4 . 根据下表信息(部分),中国近代大部分租界收回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B.欧美列强自身实力不断下降
C.抗日战争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5 . 《开罗宣言》,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943年12月1日晚7时50分于华盛顿发表(中译本于重庆时间12月2日公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罗宣言》全文

罗斯福总统、蒋介石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

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即伪满洲国)、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即“联合国家”,是当时国内对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习惯称呼)目标相-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史料价值。
2020-11-01更新 | 36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43年,罗斯福对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说:“将中国包括在四大国之内……是极为重要的。”“中国既不会侵略,也不会成为帝国主义,而将成为抵消苏联力量的有用的平衡力量。”这可以印证
A.国共合作符合当时美国的国家利益
B.中国抗战胜利主要源于大国的持续援助
C.美国力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中国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0-10-22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10月质量巩固历史试题
7 . 1945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我们中国有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中间阶级.这三个阶级都在活动,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都在那里准备日本打垮后干什么。”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要矛盾完成转换B.中国前途命运面临多种选择
C.民族革命逐渐成为主流D.联合政府设想得到广泛认同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9月到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于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整理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联盟国家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先后举行3次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发布了《开罗宣言》《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波茨坦公告》。最终,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建立了联合国。

——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军民在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这些外交活动给人类历史带来的重要影响。
2020-10-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继续延续民国前期的发展轨过.相对盲目且自发.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以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为主要方式,争取各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局部抗战时期,国内学生、留学生特别是归国留日学生以学生运动为主要形式。掀起了民间外交活动的高潮.1931年9月28日,中央大学学生就质问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为何不积极抗日。1932年3月,部分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自发成立国民外交协会.发行《国.民外交杂志>宣传其主张,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宋庆龄、沈钓儒、李公朴等知名人士、以及辽宁国民外交协会、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也积极参与进来.开展民间外交活动,但收效并不明显。

——摘编自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立即看手创设官方外交。而且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时称“人民外交")民间外交成为新中国发展与非建交国家。特别是非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主要朵道。20)世纪50~70年代,在开辟民间外交的实践中、中国逐步形成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以官代民、官民并举”的方针,并建立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民间外交组织,积极开展与各国各界人士的友好交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中心工作的转移.民间外交从开辟国家关系逐步向服务经济建设转型,民间外交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为新中国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张骥等《中国民间外交、地方外交与人文交流70年人民的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垒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唤醒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一《改革起原》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中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罗家伦在当时便指出,“这次运动,是民族自决的精神。无论什么民族,都是不能压制的。可怜我们中国人,外受强国的压制,内受暴力的压制,已经奄奄无生气了。……这次学生不问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中国民族对于自决第一声。这次运动是二重保险的民族自决运动”。“外争主权应用起来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其意义方法与“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是一致的。

——李育民《“五四”与近代反帝理论的产生一一从排外到反帝的历史转折》

材料三   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定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傅吾康《一百年来的中国革命,1851-1949》

材料四   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面对外来侵略,国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社会原因和“乃渐惊起”的表现。
(2)指出材料四的观点,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