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刘大年指出,正是抗日战争,把百年来落后挨打、四分五裂的中国,一步步引上了民族独立、统一和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这种认识的核心是抗日战争(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促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022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2 . 材料一   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斗争和探索,并比较中华民国与以前的封建政权在政治方面的不同。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联省自治运动,全盛于1920年到1922年间,军阀、学者、政党(包括中国共产党)都参与其中。“联省自治”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1923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联邦制的性质,曾被称为“联省自治宪法”。湖南、广东等省都颁布了省宪法,开展自治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联邦制试验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3)指出材料三中“政权”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2-06-18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9讲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3 .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于1940年开始控制铁路调度权,并于1943年接管了滇越铁路的滇段,事实上收回了全部路权。1946年,国民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中法关于中越关系之协定》,在法律层面收回了路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与欧美实现地位平等B.抗战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官僚资本迎来“发展春天”D.二战使欧美国力迅速下降
4 . 如表是四部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的描述。其共同之处是
教科书具体叙述教科书书名作者
珍珠港关军基地遭袭之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日军陷在了中国的泥沼之中”《世界文明史》斯特恩斯
尽管日军在组织和战斗挂能上颇为先进,但其对中国的进攻却并未得到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地球人类史》布列耶特
中共以在二战中顽强抗日而赢得了支持。《世界的历程》斯特雷尔
尽管中国军队没能打败……日本,但是到1941年,他们成功地牵制了一半的日本军队——大约75万士兵。《新全球史:传统与交流》本特利齐格勒
A.明确交待了中日战争的性质B.对东方盟友的抗战有所肯定
C.指出了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D.详细交待了中国抗战的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由此可见,此战争
A.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促进了民族共同体建设
6 . 如表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这反映出
战场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9.11945.5.8约4年9个月
苏德战场1941.6.221945.5.8约3年11个月
太平洋战场1941.12.71945.9.2约3年9个月
中国战场1931.9.181945.9.2约14年
苏对日作战1945.8.91945.9.225天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稳定
B.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战场虽相隔较远却总能相互配合影响
D.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遭到彻底消灭
2022-05-07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术界对战略防御阶段(从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基本是一致的,即认为:这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是也出现了丧失失地的局面,其客观原因是由于敌强我弱,国力相差悬殊;主观上则是由于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采取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以及战争准备不足等原因所造成。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材料二   到1945年8月,中国同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战争伊始,中国还受制于治外法权和帝国主义。如今,不仅招人愤恨的外国人的法律豁免权终止了,而且中国还要在战后的世界里留下印记。自1842年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以来,中国第一次重获全面的独立。另外,中国现在还是“四巨头”之一,是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同时是唯一的非欧洲成员国。抗日战争是为了民族地位和国家主权而战斗,这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中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这个目标。——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举出三例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英勇抵抗的史实,指出中共有别于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及所采取的行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点明抗战胜利后中国在联合国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2022-04-09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日本学者古川隆久认为,对于古代中国,日本人喜欢并尊敬“过去的中国”;1895年后日本流行“现在的中国”不再值得尊敬的观念;1945年以后,日本人意识到分割“过去与现在”的二重中国观是错误的。日本人的中国观变化反映出
A.战争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B.中日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曲折性
C.思想观念变化催生了战争D.国家形象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
2022-04-02更新 | 46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作品《榜样》以三个人物形象,通过鲜明与隐晦相结合的手法描述时事、评说世事。下列各选项中对作品的理解准确的是
A.欧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B.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C.反抗侵略,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D.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贡献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全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这个"整体"是一定会生存。"整体"的存在也就是我们个人的存在。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巴金《一点感想》(载于1937825日《呐喊》创刊号)

我相信中华文化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在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这原因决不是由于思想的改变,实在是敌人逼迫太甚,我们再不奋起反抗,不但我们自己要陷入至悲极惨的奴隶的命运,连我们的子孙也要任人蹂躏,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

——摘编自黎烈文《伟大的抗战》


(1)根据材料,指出文中"整体"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体"思想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整体"觉醒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