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会议及主要内容

时间会议内容
19217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纲领和中心任务。
19227中共二大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19236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8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19351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3512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78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45年春中共七大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批准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从表格中选择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会议,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重要法宝”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革命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会议,基本上从一次会议的胜利走向另一次会议的胜利。请任选图中的两次会议,并分析说明两次会议之间的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史实。
2022-05-07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

阶段特征
清末民初一、反对国外民族压迫和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交织
二、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
五四时期一、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
二、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结合
抗战时期一、重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
二、国内各阶级、各种政治势力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来源、演变及其他》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1-22高三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口号

材料   1935年,在“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

1938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这是《论持久战》中的著名观点。

19392月,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19399月,面对国民党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

19457月,太行各界举行纪念“七一、七七”庆祝大会,群众高呼“拥护毛主席,成立联合政府,支援前线”口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口号,自拟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17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1945年国内部分报刊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报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报刊名称性质文章标题
《新华日报》(1945810日)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接受波茨坦宣言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央日报》(1945812日)中国国民党党报《举世腾欢迎接胜利国人一致感谢领袖》
《解放日报》(1945815日)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刊物《美苏英中四国宣布日寇接受无条件授降)
《大公报》(1945815日)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间报纸《“日本投降实!”》

——摘编自孙丁玲《重温中外报纸如何报道日本投降》


提取材料信息,对以上媒体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报道加以阐释。
6 . 阅读下列材料

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上海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了“伟大的抗战起点,深远的历史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下面是与会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摘要:

机构或院校学者主要学术观点
复旦大学余子道肯定了九一八抗战作为 14 年抗日战争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重要地位,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与
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动的标志。
华东师大沈志华梳理九一八事变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动与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今的国际形势,把握处理国际关系的主动权。
同济大学唐培吉运用大量史料证明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上海师大苏智良九一八事变是亚洲各国合作抵抗日本法西斯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和亚洲近代史的转折。
上海社科院马军九一八事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历史担当与责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
战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2021年9月17日《新民晚报》改编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专家学者们的任意一个观点,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须从材料中得出,论题明确,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2021-11-01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1·贵州·模拟预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促使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已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不过围绕“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具体情况,论者尚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中国的大国地位存在形式与实质的脱节。

第二种观点是中国战时大国地位存在二重性。既有现实性、真实性的一面,又有表面性、虚幻性的一面。

第三种观点是中国战时获得了大国地位,但在“抗战”后期或“抗战”结束后又逐渐地失去。

第四种观点是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虽有所提高,但中国实际上仍是弱国。

第五种观点是中国在“抗战”时期是区域性大国。隋淑英认为,战时中国仅仅是亚洲大国而非世界大国。

第六种观点是中国在“抗战”时期具有大国地位。

——摘编自耿密《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综述》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6-05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23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接受日本投降,有人认为:照片中何应钦将军弯腰,毫无民族气节,而油画中何应钦将军腰身板正,是篡改历史真相。

——摘自方海霞等《一张抗战照片引发的历史解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阐释理由。(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解释史论结合)
2021-05-10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摘录)

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概要
1921.7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党的奋斗目标和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1922.7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6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27.8八七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1935.1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5.12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抗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决定“人民共和国”口号替代“工农共和国”。
1937.8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1945.4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3中共七届
二中全会
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上册)


依据表格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有关信息,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曾在日记中写道:“社会的改造不是一天早上大家睡醒来时世界忽然改良了,须自个人‘不苟同’做起:须是先有一人或少数人的‘不同’,然后可望大多数人的渐渐‘不同’。”19世纪中叶以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迁的转折之处。他们不安现状,试图刷新观念,更新传统,并以此改变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围绕胡适的观点,选取你熟悉的一位近代人物,结合其相关活动,以“近代中国的‘求变者’”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2021-02-01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