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一做法
A.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
B.消除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的矛盾
C.保证了前线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
D.全面纠正了基层工作中的激进倾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48年11月,毛泽东明确表示:“不承认国民党与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使我外交立于主动,并不等于我们永远不与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发生外交关系,也不等于对待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毫无区别”这一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B.“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
C.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D.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展开
2019-03-23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2019-01-30更新 | 2781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42年6月,英国军舰闯入长江,进攻吴凇炮台。两江总督牛鉴闻风逃遁,守军士气大受影响;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抵抗,英勇牺牲,宝山、上海相继陷落。英军溯长江西上,进攻镇江,爱国官兵虽然奋勇抵抗,但终究不敌,镇江失守。8月,英舰进抵南京江面,清政府妥协,被迫签下屈辱的城下之盟——《南京条约》。至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摘编自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准备发起渡江作战,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解放军关于外国舰船撤离长江期限的公告,闯入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江段,遭到解放军炮击,受重创而搁浅。英国又紧急派出三艘军舰前来救援也被解放军炮兵击退。“紫石英号被扣,直到7月底才趁夜逃走……经此事件,再加上出于维护自己在香港利益的需要,1950年,英国在西方阵营中第一个承认了新中国。

——摘编自百度网下载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针对1842年和1949年英国军舰在中国长江江面上的侵略挑衅行为,中国军队的相同反应和不同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842年和1949年中国军队军事斗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5 . 三大战役以后,毛泽东指出:“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例如解决天津的敌人那样,仍然是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和必须准备的。”同时,“按照北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增加了……同时也是于我军、于人民是有利的,即是可以避免伤亡和破坏。”材料中毛泽东强调解放全中国
A.必须坚决与国民党战斗到底
B.采取武装暴力方式最好
C.需要争取全国广大人民支持
D.要确保全国人民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早在1945年人心的天平就开始倾斜,国民党在抗战中赢得的支持却在接收大员的腐败中一点点消失,而共产党却逐渐赢得了民心。”你认为下列与共产党赢得民心无关的是
A.“民主建国纲领”的提出B.参加重庆谈判
C.推动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意义
2017-12-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9年,艾奇逊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军队不是打败的,他们是自己瓦解的……”艾奇逊的意思是
A.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失败
B.中共军队得到农民的支持
C.国民党统治已经失去了民心
D.中国国情与美国大不相同
2017-12-06更新 | 733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4年“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卷入“美金公债案”被免去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
并被迫辞去行政院长之职。1947年另一“四大家族”的代表宋子文因引起“黄金风潮案”,牵涉舞
弊被迫辞职。其心腹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被免职。但这些对高官的处理,却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效
果,民国腐败依旧愈演愈烈。 蒋介石在一则日记中写到“内外人心陷溺,人欲横流,道德沦亡,
是非倒置,一至于此!”。他在总结豫湘桂会战失败时,更痛心疾首的说:“由于我们自身种种腐败
缺点的暴露,可以说他们到了现在,已经根本没有把我们中国放在眼里!”1948年国民政府设立
“上海经济管制督导员”,蒋介石亲选蒋经国主管,“扫除腐败势力”。对此任命,蒋介石称“虽然
我晓得这个职位可能使经国遭到忌恨,甚至断送前程,但是我必须派他去。经国是可以担任此一任
务的唯一人选。”但也没有能挽回蒋经国“打虎”失败,贪腐纵横的现实。
                                          

——摘自王春瑜主编《殷鉴不远:民国时期的反腐败史话》


材料二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确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打破了政治机器垄断职位任命权的局面,从而重挫了分赃交易者的嚣张气焰。此后,为保证政府廉洁、防止金钱对选举的渗透和腐蚀,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和禁止联邦文官参与政党活动的哈奇法(1939年)等。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44—1949年国民党及其政府腐败的影响,指出国民政府反腐败的特点。
(2)据材料二回答,与国民政府反腐败相比,美国的反腐败有什么特点?
2017-12-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按照战争常识,人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但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区的人民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动员民工高达总人口的16%,某些地区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解放区的战争动员能力主要基于
A.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丧失民心B.解放区“耕者有其田”基本实现
C.解放区各级地方政权的巩固D.华东、中原战场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9年4月20日和21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四艘军舰溯江而上,不顾三野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鸣炮警告,闯进三野部队防区江面,双方展开激烈炮战。这说明
A.解放战争陷入胶着状态B.国民党军队不堪一击
C.当时中英关系急剧恶化D.解放战争具有反帝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