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创刊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自创刊始,每期选择当时有世界性影响的典型人物作为封面,并配以简短和富有特色的介绍。下表为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部分中国人的相关信息。


——据李辉《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等


美国《时代局刊》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但它遴选的封面人物,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某些动向。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时期,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0-10-18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的事业”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B.推翻清王朝
C.结束君主专制制度D.反帝反封建
3 . 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材料二   昨天的同盟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被看成了仇敌,昨天的敌人——帝国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被看成了同盟者。从此以后,生气蓬勃的中国大革命就被葬送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创造了人民的军队——中国红军,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标志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45年9月2日
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8日苏军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9月2日

材料四   1948—1949年的几个战役结束后,随后的一切急转直下。由于主要力量被摧毁,蒋介石政府的倒台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1949年1月14日,共产党人公布了他们的和平条件。国民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截止日期一过,人民解放军立即开始渡江作战。4月23日便占领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剑桥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中国人的国家情感”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五四运动的影响,说明其“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挽救革命的举措。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世界地位。
(4)据材料四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倒台不可避免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国际意义。
2020-10-15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必修)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A.成为战略反攻的起点B.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揭开三大战役的序幕D.导致南京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某次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片段),据此推断这一战役
A.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B.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C.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D.推动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2020-10-14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6 . 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该杂志的评论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已经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B.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赢得了民心D.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统治彻底结束
7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我们更能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从以下两个论题中自选一个展开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只列论题不阐述不得分。)
论题一: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
论题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求: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史实,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字迹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公开发表,首次明确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其背景是
A.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C.东北全境获得了解放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已完成
9 . 淮海战役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这表明淮海战役
A.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B.将压缩国民党统治区域
C.将为全国胜利奠定基础D.将取得平津作战的胜利
10 . 1946年4月,毛泽东针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各国人民可以而且必须同本国的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而美苏妥协的实现只能是各国人民斗争的结果。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实质是
A.主张独立自主建立新中国B.冲击雅尔塔体系
C.促进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加速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