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022-07-03更新 | 128次组卷 | 58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8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约有58多万人,冀中有48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善于煽动民众情绪
B.解放区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C.人民解放军的兵源主要来自华北地区
D.山东、冀中农民积极参加革命是基于民族情绪
2021-01-23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四日,陈毅匪军于临沂附近已向南发动攻势,我临时决定将兵力向徐州集中,准备于此与匪军决一死战,并当即下达作战命令。”材料反映了
A.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B.国民政府阻击新四军
C.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D.淮海战役已拉开帷幕
4 . 毛泽东在1949年11月发表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说:“在目 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 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 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B.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
C.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
2020-03-01更新 | 723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的转折点指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 .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上述军事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
B.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8 . 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2018-11-01更新 | 564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诗中写道:“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他描写的是
A.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
B.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
C.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
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2018-10-30更新 | 850次组卷 | 2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47年底,党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全国扩大解放区
B.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C.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