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打破了中世纪自然经济的地区分割、闭关自守状态,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这一论断(     
A.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强调了各国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合理性
C.突出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D.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2023-02-01更新 | 1031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九州的中心为华夏族的居住区,其四周被视作虚幻的方外,为四夷居住区,拱卫中国。中国古代“天下观”是有限性疆域的观念,而“大一统”和“夷夏观”则在“天下观”的基础上,由历代儒家学者根据不同形势而构建的两个重要方面。这种一体两面的认知随儒学成为官方哲学而被意识形态化,进而形成了祭天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对边疆统治制度等有利于“天下归一”的有力实践。

——改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材料二   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及私有制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国家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其二,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其三,国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等公共职能。尽管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本质上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四,随社会不断发展,国家最终将被“自由人联合体”取代。

——改编自袁明、黄明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综述》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改编自陈积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3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高举的红旗上写着“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醒目字眼;英国宪章运动提出男性普选、年度议会、平均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和无记名投票。这表明
A.工人运动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B.早期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性联合
C.早期工人运动有较强的政治性D.英国宪章运动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B.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D.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2021-07-09更新 | 374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皖中地区2019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A.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D.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2021-05-08更新 | 252次组卷 | 74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届高三10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   )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2021-04-19更新 | 48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定远中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2021-02-05更新 | 948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往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在这篇著作中,作者指出工人的家庭“由于大工业的发展而被破坏了,他们的子女也由于这种发展而被变成单纯的商品和劳动工具”,指出无产阶级的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篇著作发表的时代背景是
A.国际工人组织广泛建立B.英、法等国社会制度的弊端日趋暴露
C.欧洲工人运动走向联合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021-01-20更新 | 53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A.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B.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D.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2020-07-27更新 | 133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使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们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     
A.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B.无产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取得胜利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
2020-07-12更新 | 4812次组卷 | 5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