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提出来还不到两百年,但从其实质含义来界定社会主义可以向上追溯五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乌托邦意为"空想的国家")。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880年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原则。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就“社会主义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斯威暴动是发生在1830年英格兰农村的一场骚乱,农民破坏了数以百计的农业机器(超过90%是脱粒机,当时最重要的农业机械)。最终,农场主们不得不作出妥协,给予农业工人更好的待遇。这反映了
A.技术革新推翻旧就业格局B.农民思想落后于时代潮流
C.农业工人反抗意识在觉醒D.机器生产使工人生活困难
2021-05-08更新 | 33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不平等的原因平等观
卢梭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官职的设置,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都是不平等产生的原因。人生而平等,法律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自由和平等两大目标,社会契约则是以政治与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
马克思生产资料私有制与阶级对立分化的存在决定了平等的社会分配是不可能出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国家生活原则,而国家应该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与阶级。
李大钊传统伦理纲常是不平等的社会原因,经济不平等是终极原因。接受进化论、唯物史观思想,主张实行公平分配。
在经济平等基础上追求人格平等。批判传统伦理纲常,主张男女平等,延续传统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洁《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1-05-03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1·全国·一模
名校
4 . 大致来说,《共产党宣言》地域传播总的路线是:在伦敦面世,1848年后登陆欧洲大陆,开始在欧洲各国流传;之后,传播按两大主线进行,一路跨过大西洋传向美洲,一路传向俄国,再扩散到亚洲和非洲;最终,传遍了整个世界。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A.在德国诞生B.具有科学性C.反映时代性D.传播速度快
5 . 《共产党宣言》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一论断主要揭示了
A.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B.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C.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法律形成的主观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危机。“一个被称为体现理性,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竟显得如此狰狞,这使人们深受震动,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在此基础上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浪漫主义思潮开始兴起
C.垄断资本主义应运而生D.自由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欧洲):“工人阶级为争取议会改革而斗争的过程中,有少数工人在斗争的实际锻炼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观念,这表现在:有的工人认识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调和,从而提出不要与资产阶级建立联盟,而要开展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从这些“新观念”的形成可以看出
A.欧洲工人运动逐渐走向成熟B.工人阶级深受圣西门思想影响
C.巴黎公社革命触动工人阶级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
2021-04-15更新 | 544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空想社会主义者发布各种“灵丹妙药”来解救工人,并把希望寄托在有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身上,希望统治者接受他们设计的未来社会蓝图,把解放和幸福恩赐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这说明他们
A.忽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B.主张资产阶级主动让渡政权
C.为工人解放提出了正确办法D.已经实现了美好的社会蓝图
2021-03-27更新 | 1173次组卷 | 14卷引用:周周清05(第10-11课)-【周周清】高一历史随堂小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认为,苏联解体标志着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终结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看法是令人费解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1989年之后指出:“将庆祝马克思主义的覆灭与迎接资本主义的最终胜利相提并论,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恰恰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其认识论的使命在于,以无与伦比的能力来描述资本主义的历史独创性,以政治的和预见性的禀赋来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结构性矛盾。”

——摘编自【英】亚历克斯卡利尼科斯《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马克思、恩格斯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各种设想,下列属于马克思、恩格斯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张有
①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
③论述了阶级斗争学说
④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