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初,英国思想家欧文已经洞悉资本主义的剥削,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制度、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主张。欧文的主张
A.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启发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C.指出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道路D.没有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法兰西内战》B.《共产党宣言》C.《大宪章》D.《土地法令》
2022-05-23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届普通高考模拟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联合D.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迫切要求
2022-05-21更新 | 89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4 . 社会主义运动

材料一   19世纪早期,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如傅立叶提出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除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但都没能成功。

材料二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社会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1982年,邓小平说中国对外政策贯彻三句话,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1987年,邓小平强调:“第一,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出发,而不能超越。”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
年份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工业增加值/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进出口总额/亿元
19783678.73851621.41072.5355.04
198815180.413785814.03865.23821.79
199885195.5686034133.914816.426849.68
2008319244.624100131724.033428.1179921.47
2018919281.166006301089.367558.7305008.13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变化。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提炼邓小平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
5 . 下列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文献摘录或观点,按出现的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②“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一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
③“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④“要求立刻把各个分散的运动联合起来……鉴于上述理由,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④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共产党宣言》首先是以只言片语的介绍和个别章节段落的翻译被传播到中国来的,时间跨度从1899年2月上海《广学报》首次介绍并摘译《共产党宣言》词句,到1920年陈望道的完整《共产党宣言》译本出现。从192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目前能够确定的共有八种完整译本,莫斯科译本是建国前内容最全、翻译质量最高、最受中国共产党推崇的版本。《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翻译过程表明
A.版本越早越缺少历史研究价值B.莫斯科译本是迄今最客观公正版本
C.翻译书籍是思想传播唯一途径D.图书编译有利于思想的传播与传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了这样一批人:“他们向统治阶级呼吁,以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最美好的计划。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他们是
A.近代启蒙思想家B.宗教改革家
C.空想社会主义者D.工业无产阶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爆发了两次工人武装起义,提出的口号是“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不共和,毋宁死”。马克思如是评价:“里昂的工人们以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可是事实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的战士。”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工人运动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B.第一国际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无产阶级进行政权建设的伟大尝试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得以最终确立
2022-04-10更新 | 1061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分别提出以下口号:“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没有给面包,就要革命”和“宁愿做自由人死在绞架上,而不愿过着奴隶生活”。这些口号反映出欧洲工人运动
A.受到启蒙思想和工业革命的影响B.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C.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D.从各国自发斗争走向了联合斗争
2022-04-09更新 | 1172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空想社会主义
(1)代表人物: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

(2)主张:他们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________、和谐的理想社会。
(3)局限性: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被称为“________”。
2022-04-0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