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917年4月,列宁提出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荒谬的口号。11月,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地点,此时的临时政府如同沙皇一样,几乎没什么支持者。出现这一情况的关键原因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初步形成B.列宁把握住了俄国社会的矛盾焦点
C.临时政府的专制独裁激化社会矛盾D.布尔什维克成为苏维埃中的多数派
2023-01-18更新 | 84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所示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整体趋势。与“③”对应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问世
C.巴黎公社运动D.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月革命后,列宁系统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把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概括为:“允资”、“用资”、“学资”、“胜资”,并详细阐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这一理论
A.推动苏俄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奠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D.成为战时共产主义的理论源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托洛斯基指出:"为扫除已过时的社会制度,进步的阶级必须了解它的时机到了,即以夺取政权为自己的任务。由这里开始是自觉的革命行动的领域,先见与计算要和意志与勇敢结合在一起。"据此判断,俄国十月革命过程中开始进入"自觉的革命行动的领域"的标志是
A.沙皇专制统治的覆亡B.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成立
C.列宁发表《四月提纲》D."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7年,中国驻俄国公使致电北洋政府称:“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批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这份电报所述事件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专制统治
B.完成了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C.提出和平方式将全部政权收归苏维埃
D.推翻了临时政府,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2021-06-01更新 | 267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万到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彼得格勒在十月革命中是和平解放的
B.十月革命将《四月提纲》的理想都变成了现实
C.布尔什维克党对十月革命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D.十月革命只有工人参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2021-04-27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7年,《四月提纲》发表后引发党内震动。加米涅夫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普列汉诺夫则主张“在工人阶级中间进行长期的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为将来社会主义革命作准备”。据此可知
A.党内分歧导致民主革命进程受阻B.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脱离俄国实际
C.布尔什维克党内部思想交锋激烈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
8 . 有学者指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据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革命胜利来自舆论的宣传B.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C.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D.夸大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作用
9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据此可知,列宁意在
A.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的政策B.支持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
C.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D.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021-02-05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周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
2021-01-27更新 | 254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苏州五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