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2022-11-27更新 | 3123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49年9月,《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保护工人、农民、小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经济利益和私有财产”;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强调“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利用”与“限制”。新中国此举
A.为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B.凸显社会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C.得益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D.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3 . 下图所示为1953年12月签发的浙江省绍兴县某女性选民的选民证。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B.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C.人民参政权利得到彰显D.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提高
2022-01-10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 专制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发展资本主义。西方民主政治一般有两种模式:英美式民主和欧洲大陆式民主。

——摘编自徐衍昌 张仙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创建与发展》

材料二   辛亥革命胜利后,制定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总统制,成立了临时参议院,政治团体也伴随着西方近代政治价值观念的影响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但随着中央政府权威的衰弱和地方势力的增强,逐渐形成割据局势;民初政党大多为利益所 驱动而成为民主的祸患,政党不过成为争权夺利的傀儡;议员大多为地方都督指派,使议会屈居于北洋派的淫威之下;“因人制法”虽是为了保住革命的果实,但使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 志,不免使《临时约法》缺乏威慑力。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实践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走向了 失败。

——摘编自赵贺怡《辛亥革命与中国民主政治的最初实践》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形成了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了帮 助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决策的重要方式,在民族地区实行利于各民族平等、团结、联合和共同 发展进步的最适当的政治形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取得了一系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果。

——摘编自黄百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建立的民主政治模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辛亥革命取得的政治成果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并综合上述 材料,简述中西民主政治建设给你带来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连续性和中国疆域的拓展变化是一致的。秦汉王朝致力于边疆的开拓,在夏商周疆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对我国版图的奠定和疆域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了清代,统治者接受并极力倡导“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并在全国各民族当中广泛传扬,使这一观念成为其完成统一事业的思想基础。至此,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并给中国和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连续性及疆域的延续性基本保持着向心力。中央集权的政治秩序必须伸展到整个中国文明的广阔疆域,必须包纳所有作为中国文明的分子的全体子民,不论其属于哪一个民族。中国的政治形式,也从未受到过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否定或严重挑战。

——摘编自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和历代疆域的关系》等

材料二   从现代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一词是在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榨之下,无数国人在近代以来特别是民主革命的进程中高度关注中国的前途命运,明确提出来的新概念并且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而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新中国”名词出现和内涵发展中,更是无数中国人探索国家未来的结果的具体表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献,使“新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主要旗帜。在解放战争进程中,毛泽东又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时建立“新中国”的途径问题也有了思考和转变。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新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摘编自史宏波等《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在探索救亡图存过程中对“新中国”未来的政治构想,并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积极探索的重大意义。
2020-07-0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它是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级’成立的联合政府的共同政治基础和联合章程。只是由于我国建国初期种种原因所致,暂时用这一纲领充当临时宪法”。材料中的“纲领(        )
A.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规定在各少数民族暂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规定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7 . 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2019-07-24更新 | 554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江泽民指出:“(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这种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19-06-13更新 | 601次组卷 | 6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时说,这种民主形式可以“赋予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权力合法性以及公共决策合法性”。与这种民主形式相一致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的“海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 . 自13世纪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起,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在行政建制和治理方式上,采取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差异的政策。材料意在强调
A.西藏自治区成立于建国之前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
C.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渊源
D.元朝宣政院是自治制度的雏形
2017-11-23更新 | 354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