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变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新中国的这一“创造”(     
A.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
2023-02-15更新 | 318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6年,某位参加中共八大的代表在谈到参会心得时说:“各民主党派所联系和代表的是我国具有比较丰富的现代文化知识的人们。也就是说,他们在许多事情上比较内行,能够看到外行人看不到的问题,提供外行人不能提供的建议和批评。”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张各党派(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密切开展党内合作
C.深入基层,为民发声D.广泛团结知识分子
3 . 《全球通史》中说过“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中国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在公元前221年,第二在1912年,第三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完全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4 .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确立村民自治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B.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C.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D.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6 . 1949 年 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候补代 表及特邀代表共 662 名,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 制定中国人民自己的宪章,组织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这反映出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B.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C.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21-08-02更新 | 692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一制度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
A.体现了选举民主的优越性B.有利于凝聚建设国家的共识
C.完善了乡村社会治理体系D.确保了法律建设的顺利进行
8 . 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是著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9 .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 ”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2021-04-29更新 | 195次组卷 | 43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统练5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