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2019-06-09更新 | 4479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49年4月,毛泽东指示,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其中公私关系、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该指示着眼于
A.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B.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C.实现对大城市的顺利接管D.实施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2021-05-03更新 | 978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仿真训练(三)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祭祀和纪念是古今中外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祭祀和纪念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一般分为大祀、中祀、小祀三个等级,对不同等级官员的祭祀对象、供品、服饰以及乐舞都有严格的规定。正如《礼记·祭统》所言:祭祀的意义就在于“见君臣之义”、“见贵贱之等气”、“见上下之际”。国家祭祀天地、宗庙必须要皇帝主祭,废除郡国祖庙。……自西汉王朝以来,祭孔进入国家祭祀的行列,至唐代成为“国之大祭”,列为国家祭祀要典。唐代开始还将祈雨的祭祀列入郊祭大典。在宋代,王朝政府往往通过赐额或赐号的仪式,把一些影响较大的民间祭祀神抵纳入国家祭祀系统。其它的民间祭祀被视为“淫祀”,而受到严格禁止。

——摘编白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确定的国家级纪念日

纪念日日期历史由来通过时间
抗战胜利纪念日9319459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93019499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20148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国家宪法日124中国现行宪法在1982124日正式实施20141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4日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公祭日121319371213日日军攻陷南京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编自吴唯佳,程思佳,于涛方《中国国家祭祀及国家纪念地传统追溯初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国家祭祀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级纪念日的特点及意义。
2022-04-08更新 | 702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有近4000多人经过坎坷挫折的斗争回到祖国,多数是从美、英、日、法等国回来的。其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等是在朝鲜战争后,经过中美多次谈判才迫使美国停止扣留而回到祖国的。这一现象客观上
A.进一步恶化了中苏关系B.打破了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
C.结束了美苏冷战对峙D.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人才
2022-02-11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2019-05-01更新 | 871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

时间大事
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
19时期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1912年到1919年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
20世纪40年代中共七大、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021-10-07更新 | 269次组卷 | 38卷引用: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与发展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每一个环节。下图为新中国初期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正面图案。


从上述图片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论题准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指的是国家利益、特别是重大国家利益免受威胁或危害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其构成也随之拓展。传统的国家安全除不言而喻的政治安全外,主要是指军事安全。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安全地位上升,因而有人把国家安全表述为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有机结合,称之为综合安全。此外,还有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

——摘编自马维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 ·新国家安全观》

材料二   到1978年的时候,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当时的两个最急迫的问题,第一是国家的安全,我们建立了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国防工业,尤其是尖端武器,像“两弹一星”和核潜艇,我们研制成功了,所以国家安全问题解决了。第二,就是我们在当时低收入的条件下,筹措了大量的资金来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情况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不靠外援是几乎没有的。

——武力《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所作出的努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意义。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措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或条约内容或影响
1842《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
1895《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1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919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6改订新约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收入,但不彻底。
19431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
19499《共同纲领》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