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2019-06-10更新 | 4237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49年4月,毛泽东指示,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其中公私关系、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该指示着眼于
A.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B.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C.实现对大城市的顺利接管D.实施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2021-05-03更新 | 978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祭祀和纪念是古今中外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祭祀和纪念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一般分为大祀、中祀、小祀三个等级,对不同等级官员的祭祀对象、供品、服饰以及乐舞都有严格的规定。正如《礼记·祭统》所言:祭祀的意义就在于“见君臣之义”、“见贵贱之等气”、“见上下之际”。国家祭祀天地、宗庙必须要皇帝主祭,废除郡国祖庙。……自西汉王朝以来,祭孔进入国家祭祀的行列,至唐代成为“国之大祭”,列为国家祭祀要典。唐代开始还将祈雨的祭祀列入郊祭大典。在宋代,王朝政府往往通过赐额或赐号的仪式,把一些影响较大的民间祭祀神抵纳入国家祭祀系统。其它的民间祭祀被视为“淫祀”,而受到严格禁止。

——摘编白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确定的国家级纪念日

纪念日日期历史由来通过时间
抗战胜利纪念日9319459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93019499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20148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国家宪法日124中国现行宪法在1982124日正式实施20141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4日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公祭日121319371213日日军攻陷南京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编自吴唯佳,程思佳,于涛方《中国国家祭祀及国家纪念地传统追溯初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国家祭祀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级纪念日的特点及意义。
2022-04-08更新 | 701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


——摘编自【美】伊罗生《浮生掠影—美国关于中国和印度的形象》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阶段比较,就美国对华态度的变化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3-16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4月线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5年,袁世凯启用《中华雄立宇宙间》为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珽,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1926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把《国民革命歌》(原为《国民革命军军歌》)定位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19499月,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位国歌,后定为正式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从上表国歌变迁中提出论题并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6-17更新 | 483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2019-01-30更新 | 1991次组卷 | 5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   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1905年,留日学生达8000余人用兵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

——摘编自《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1949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
8 . 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时间开始了”讴歌新时代的开篇。这场革命的意义是
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扫清障碍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7-11-08更新 | 1324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8月到1950年年底,有近400名中国留美学生、200多名中国留英学生(占留英学生总数的2/3)回到祖国。到1955年,由海外回国的留学生多达1536人,其中从美国回来的就有1041人。这主要是由于
A.建设家国的家国情怀B.意识形态对抗的消减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
10 . 1950年9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旧上海由殖民者强行占地建造供其赌博享乐的跑马厅改建为人民公园、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这表明人民政府
A.开启大城市规划改造的新局面B.构建与新政权一致的意识形态
C.践行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理念D.清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痕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