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人民民主政权建设

在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推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

材料

时间

法律

内容节选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
194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等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阐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民主政权是如何逐步建设起来的。
2 . 中国历史经历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再到公天下的演变,以下表述有误的是(     
A.自夏至清为家天下B.《临时约法》颁布标志着天下为公
C.客观上反映了生产力的要求D.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了人民主权
2021-02-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化建设的最大成就是
A.告诫共产党人要戒骄戒躁
B.制定国家工业化方针
C.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表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4 .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歌使你悲使你感奋,使你知道对祖国的责任
②国歌的拍号2/4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第二小节有两拍
③国歌是一首旋律轻松,舒缓的歌曲
④国歌是一首音调高昂、气势豪迈的歌曲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02-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1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0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建立
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0-02-22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1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紧接着他按动了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乐队奏起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描述这一事件的意义。
(2)材料一中“首都”“五星红旗”“代国歌”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什么会议上决定的?材料一中的“28响”象征着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结合材料二分析,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8 . 明年,新中国将迎来七十华诞,70年的岁月既有风雨,也有辉煌。有人说:“前三十年收获的是民心,后四十年收获的是美元。”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

—《天津新生晚报》1949年10月3日

材料二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上世纪80年代初,侯永禄所在的陕西合阳县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一些群众听说后惋惜地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甚至有位退伍军人慨叹“领导们把咱这一代农民做了实验田了!”侯永禄在日记里写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他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4日

材料四   

材料五   下列是《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目录中列出的最后10件大事。他们记录了新中国不断崛起的过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前三十年新中国为何能够收获民心?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三十年后四十年分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大包干就是好”?

(3)据材料四,分析后三十年除收获美元外还收获了什么?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将所列事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将每个阶段的名称和事件序号填写在相应表格中。

2018-10-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但国民的自觉政治意识即民族建国精神和民主精神日益鲜明、扩大,而旧势力不过是旧时代的幽魂。一二十年的猖獗,势所难免,……经过一番后,政治上的新时代,自然会产生出来。


1.你是否赞同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一二十年后,中国是否产生了“政治上的新时代”?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10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是
①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盘踞西南等地
②长期战乱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③美国占领当时台湾威胁新生人民政权
④帝国主义国家采取对华敌视态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