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制度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其本质是团结和合作,各政党之间既不争权夺利,也不互相倾轧。”材料中“这一制度”指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制定了1954年宪法B.颁布《共同纲领》
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021-09-22更新 | 263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上述论述应出自下列文件中的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十大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2021-04-21更新 | 391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这里的“它”是指
A.《双十协定》B.《共同纲领》C.《五四宪法》D.《八二宪法》
2021-03-1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五个自治区的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政府的执政方针D.它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中央人民政府
A.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B.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C.依据1954年《宪法》履行职权D.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8 . “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了什么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9 . 《中国大趋势》载:“(新)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独特”的民主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2020-09-21更新 | 469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最后一次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10 . “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