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人、副主席6人、委员56人。在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3人;在56位委员中,党外人士27人,这种安排体现了(     
A.主权在民、民主共和B.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C.多党执政、联合治国D.分权制衡、轮流执政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以上引文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民主联合政府》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022-02-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比例分配表,这说明此时的中国
类别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
百分比44%56%
民主党派工人、农民代表和无党派人士
30%26%
A.新生政权具有广泛的民主性B.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D.资产阶级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
4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准确的是
A.图一所示文献颁布于1911年
B.图二所示文献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图三所示文献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D.三幅图所示的文献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2020-07-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同纲领》起草后,经过了七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由五六百位代表分组讨论了两次,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基本通过,才提交政协全体会议讨论。这说明《共同纲领》的通过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B.听取了不同阶级与阶层的诸多建议
C.见证了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D.经历了新中国空前规模的普选过程
6 . 陈巳生在某次会议前说:“这可是打破旧世界、 建设新中国的盛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我们不仅代表上海各界,也代表浙江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里话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为建设新中国出一份力。”这次会议(  )
A.通过了社会主义新宪法B.代表民意行使最高权力
C.宣告解放战争彻底结束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7 . 下图是1961年3月,"末代皇帝”溥仪在全国政协办公室内讨论国家大政方针,此时政协是
A.革命统一战线B.参政议政的舞台
C.最高权力机关D.民族自治的平台
2020-02-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4年召开第二届政协会议,从这届政协开始性质有了变化,它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而以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其性质发生变化的事情是指(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D.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2019-12-2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科目联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方面作出的一大创造性贡献。这说明政治协商制度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B.为各国政党建设提供了借鉴
C.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参政热情D.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期
2019-12-06更新 | 42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轮流执政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19-11-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必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