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2019-04-29更新 | 2840次组卷 | 40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代表。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3 . 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推进了人权事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伯里克利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场改革确立了古希腊最早的一些人权原则:伯里克利提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他认为,国家的政治生活应当是自由的,他特别重视言论自由的价值,认为言论自由对于公共事业只有好处。他还主张法律对所有的人都同样地公正。

——摘编自郑杭生、谷春德《人权史话》

材料二   由于1787年宪法没有具体规定人权的条款,不少城市举行了一系列的集会和抗议活动来表达他们的不满。美国国会不得不于1789年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即《人权法案》,确认了人民有信仰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请愿等权利;人身及财产不可侵犯的权利;未经正当法律手续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人民”是要受到财产、年龄、性别、居住期限、教育程度限制的。当时美国人口约有350万,拥有财产或纳税的白人成年男子只有12万。在独立战争前占白人人口60~77%的契约奴,他们实际上没有选举权。黑人、印第安人、妇女都没有选举权。

——摘编自朱马杰《美国人权实践的历史见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人权发展的新纪元……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目前,中国有99.97%的18岁以上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常设专门委员会委员的30%和21.9%……1999年度完成村委会选举的省份,农民的参选率绝大部分在90%以上,最低的也在85%以上……中国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人权发展5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改革确立了哪些人权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一例“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会通过《人权法案》的直接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权发展新纪元开始于何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对我国人权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9-01-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重庆市部分区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4 .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举行婚礼,她为了参加选举,把婚礼推迟了两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省六部制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的政治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在l7-18世纪是如何逐步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1954年宪法对制约权力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2020-04-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走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各国国情不同,其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一个邦联或者一个强大的君主国或贵族统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现代西方民主的代表,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

我们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中国君主政体的观点。
(2)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二中“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的政治设计是指什么。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民国政府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概括作者认为其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4)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体现。在发展民主方面,新中国建立的民主与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有何不同。
(5)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2020-03-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行政复议制度
9 .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序进行。下列各项中,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基础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10 . 下表的内容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①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朝政府君主专制统治走向瓦解
②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事实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