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过渡时期某“文件”条文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下列对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B.体现了直接民主和民主集中制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民主权利D.最早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022-07-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五四宪法”的制定不仅借鉴了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宪经验,而且也充分吸收了西方国家宪法中的先进思想,与此同时,"五四宪法”充分总结和考虑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且结合当时过渡时期的特殊国情,吸收外国经验,以世界性的眼光确立了中国式的风格。据此可知,“五四宪法”的制定
A.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B.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宪先河
C.彰显了制宪主体的广泛性特征D.坚持了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2021-09-19更新 | 421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新中国民主宪政的历程之中,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功不可没,它们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下列关于三者的论述中有误的是
A.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国的社会性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B.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C.1982年宪法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D.三部宪法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行
4 . “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A.是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2021-08-09更新 | 1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020-04-25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交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组织全国各大城市各方面代表人物8000多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又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约有15亿人参加讨论…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该宪法出台的过程说明了
A.宪法修订程序是极其复杂的B.宪法制定的严肃性和群众性
C.宪法的出台经过了充分讨论D.宪法是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
7 . 1954年,是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关键一年,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下关于1954年政治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③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2019-10-19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全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B.分别标志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都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D.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2018-12-06更新 | 779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强调“君权”,后者源于“民权”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都主张无论官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2017-12-24更新 | 442次组卷 | 22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B.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017-02-17更新 | 297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