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形式除了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外,还有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并明文规定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
A.贯彻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B.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C.完全不同于《共同纲领》规定D.体现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
2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后,山东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活动。6月15日到9月上旬,有1336.5万余人听取宣传报告并参加讨论,共提出修改、补充意见达134332条。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民众参政意识的高涨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3 . “它”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总结了新中国社会改造与社会建设的经验……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最高政治法律标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宪法”。材料中的“它”
A.确立了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C.首次提出人民民主原则理念D.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2020-08-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借鉴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宪法经验,其中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等。同时,1954年宪法在整个文本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增加“中国元素”,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这表明,1954年宪法
A.是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升华B.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C.对各国宪法的优点进行整合D.注重本国实际和国外有益经验的结合
5 . 1954年6月以后,全国各地报纸、杂志都以极大的篇幅登载阐明宪法草案的通俗文章,广播电台连续举办宪法草案讲座,民族出版社还将宪法草案译成蒙、藏等民族文字。这些做法
A.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使人民群众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D.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6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为国家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D.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2020-07-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而在66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也同样意义非凡。以上法律均体现的原则有
A.议会至上和自由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和人民主权原则
C.三权分立和法律至上原则D.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8 . 下表的内容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0-07-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准确的是
A.图一所示文献颁布于1911年
B.图二所示文献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图三所示文献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D.三幅图所示的文献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2020-07-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10 . 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