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这部宪法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C.初步构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2022-06-21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2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下列宪法内容与1982年宪法无关的是
A.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义的国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2-01-05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海亮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最后一测历史试题
3 .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法律始终把它的作者的世界图景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而每一历史的世界图景都包含一种政治——经济的倾向,这种倾向依据的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所想的事物,却依据的是事实上掌握政权并因之掌握立法的阶级所实际打算造成的事物。每一种法律都是由一个阶级以大多数的名义建立起来的。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

材料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14.10.20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法两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结合所学指出其中哪一流派的主张更符合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宾格勒关于法律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时间,并阐明其意义。
4 . 现行宪法自1982年公布实施后,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改,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下表中对于宪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D.将“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写入宪法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A.AB.BC.CD.D
2023-09-10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以下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和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目录的变化体现了
1954年宪法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85条~第103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1982年宪法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33条~第56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备B.人民民主的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强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D.“实行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6 .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2004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重要内容是
A.第一次完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治国方针
C.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原则
D.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根本大法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披露,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这表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初步形成
C.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了新阶段D.我国法治建设的任务已经完成
8 . 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
②我国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
③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③①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②③④
9 . 新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法律按颁布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A.①④②③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2022-02-2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2020年6月28日,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同志逝世,享年91岁。她是中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展历程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②明确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2022-05-21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