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一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上述引文出自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为了中国人民真正获得当家做主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哪些民主制度?
(2)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受挫折的表现有哪些?哪次会议后,中国的民主建设重新走上正轨?
(3)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
2021-06-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强力反腐、依法治国是2014年国家的顶层设计,也成为街头巷尾老百姓的热议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古代的选官和监察

材料一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日状元或状头。……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来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摘自《百度百科.科举制》

材料二   ……所以说无约束的皇权是万恶之源,无论多么缜密的监督网络,如果漏掉了皇帝这条最大的鱼,监督体系最终都会变成一种摆设。而当监督体系完全失效之后,就是新的一轮农民起义、王朝更替。……然而曾经强盛的明王朝,同样也因官员的腐化走向了灭亡,并没有逃脱封建王朝历史轮回的命运。其兴也吏治,其败也吏治,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


——《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成败》

探究主题二西方的法律制度

材料三     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四     法国真正步入民主宪政的轨道是从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开始的。……1875130日,瓦隆提出的确认共和制为正式政体形式的宪法修正案在议会以3533521票的多数得以通过。同年2月和7月,国民议会又先后通过关于参议院组织法、国家权力组织法及国家权力关系法,合称1875年宪法。

——《立宪主义的源流和发展》

材料五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探究主题三现代的依法治国

材料六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读书人要得到正式官职一般需经历哪两种考试?由此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要设置的监察机构。监察体系的建立为什么没有使明朝避免“败也吏治”?
(3)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罗马法所蕴含的法律理念是什么?根据材料四,说明“法国真正步入民主宪政的轨道是从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开始的"。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与罗马法之间有何关系?
(4)我国确定第一个宪法日距离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已多少周年?指出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根据材料六,分析全国法制宣传日的设置在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2021-08-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建国以来三部法律

表中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
A.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
B.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
C.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
D.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
5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
A.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
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2018-05-1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6 . 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为此
A.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普选人大代表制度
B.中共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
C.人民政协完成参政议政的职能转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7 . 《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这部宪法应该是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82宪法D.1999年宪法
8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及人身权利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C.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9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其意在
A.树立领导人的威信
B.强调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C.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D.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10 . 《新民周刊》记载,在邓小平和陈云等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截至1983年4月底全国已揭露并立案审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共计192000多件,所涉及的党员中被开除党籍的8500多人,经济反腐败活动取得重大胜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改革开放已进入深化期B.法制体系有待健全
C.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D.依法治国全面推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