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
A.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B.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
C.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D.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2021-01-29更新 | 83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02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
2 . 如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成就表(部分),如表所示三个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
时间段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初期《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证券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社会保障法》……
A.注重经济立法B.突出社会立法C.维护国家统一D.完善法律程序
2022-02-21更新 | 39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
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2021-09-22更新 | 69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三模历史试卷
4 . 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德化人”,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这说明
A.道德从属于法律B.道德教化促进法治建设
C.法律从属于道德D.法治建设促进道德教化
2022-01-11更新 | 30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03感动中国的张桂梅——时代楷模、精神财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87年江苏省出台《乡村集体工业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扶持乡镇企业发展。2007年江苏省率先出台《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将软件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2011年通过的《江苏省新型合作医疗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新型合作医疗地方性法规。这说明江苏省地方立法
A.揭开了我国地方立法工作的序幕
B.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备
C.为探索地方立法护航经济作出了贡献
D.是江苏经济健康迅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2023-06-27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1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2018-12-20更新 | 2122次组卷 | 52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下是1982年以来我国宪法修订的部分内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宪法修改的内容

1988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

1999

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2004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建立
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宪法的修订反映了法制建设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D.宪法规范了民众的民事行为,是社会百科全书
8 . 1982年宪法全面修改以来,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制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这说明
A.公民的法制意识日益增强B.中国高度重视政治体制问题
C.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D.修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9 .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过的宪法都包括序言和四章。1954年宪法的目录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前面。宪法结构顺序的这一变动
A.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B.昭示着人民当家作主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完善了国家民主法治
10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宪法,并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恢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等。这表明“八二宪法”
A.首次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承认和保护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
C.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D.全面超越了“五四宪法”的水平
2022-03-01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