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5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五号主席令》


(1)材料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对法国和世界各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把握19541956年19621964年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2020年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21-02-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0年8月,当法国国内外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仍十分尖锐的时候,拿破仑以巨大的立法勇气开始制定民法,组成了由四位著名法学家组成的民法典起草会。……他非常重视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共召开102次会议,亲自主持的达半数以上,讨论时其见解往往是“深刻的、有条有理的、明确的。”最后,他力排众议,简化批准程序,使民法草案在保民院和立法院中通过。

———宋培基《<拿破仑法典>与1789年原则》

材料二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四届八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民法典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内容完整……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19年12月28日到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制定民法典的原因并概括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编纂民法典的意义。
2020-10-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3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49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三次大会上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就是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多党制。

——摘编自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材料二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希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实现“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和1925年《国民政府组织大纲》中设置监察部的规定,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1932年,国民政府通过《监察委员保障法》,保障委员的监察权力。监察委员的监察对象上至总统下至地方小吏,凡违反国家法令、贪赃枉法,损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均可弹劾。1937年,国民政府在各省设监察区,派遣监察使。监察使不但行使弹劾权,且负责各区内公务员的行动、人民疾苦和冤情、区内公署之设备等事项。

——摘编自张爱华、王占华《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实践初探》

材料二   2018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保障了我国反腐败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这对于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监察体系,实现改革与立法的衔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摘编自陈光中、兰哲《监察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与完善期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推进监察工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加强监察立法的意义。
5 .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尽管议会至上,责任内阁制在英国具有持久、强大的影响力,然而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是不容忽视的。政党制度带来了政府的中心地位,导致的一个持续危险是传统的议会对行政的控制被削弱,而政府对议会的控制则加强。议案由政府部门控制,由党魁操纵议会通过的立法方式可能危害到法律的公正性。执政党控制的议会对政府的监督也显得软弱无力,民主可能受到伤害。

——威廉·韦德《行政法》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分析说明材料二中议会在国家政治权利体系中地位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法制建设的。并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修订的宪法,已把建立法制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现在正在采取措施以恢复法律的作用。


请回答:
(1)国旗、国徽是新中国的象征,它们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讨论通过的,这次大会通过的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3)据材料三,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民法典的起草始于1954 年,1956年12月新中国的第一部《民法草案》问世。但接踵而至的反右派扩大化和“共产风”使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等民法科学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受到践踏,行政性强制调拨代替了民事商品流转,个人民事权利受到随意侵犯。民法典的起草工作被搁置下来。60年代初,自然灾害和“大跃进”所造成的严重困难。促使领导人重新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根据国家领导人“没有法律不行,刑法、民法一定要搞”的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展开了第二次民法起草工作,并于1964 年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试拟稿)》。可惜的是,接连而至的“四清”、“文革”等破坏了整个法制系统,法律虚无主义盛行,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再次中断。同时,这一时期的民法理论采取了全盘学习苏俄民法理论的做法.把民法完全解释为阶级斗争和调整阶级关系的工具,所以。我们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民法理论。

——摘编自冉昊、杜丽红《新中国法治历程:民法56年》

材料二   1979年中国开始了民法典的第三次起草工作,一年后草拟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了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统一的民法典得以诞生。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 纂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民法典两次“难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民法发展历程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推动我国统一的民法典得以诞生的主要原因。
2020-07-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中西方法律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形成新中国法律体系的雏形。当时党内高层,认为法律的主要功能是对敌专政、惩罚犯罪分子。比如,1957年7月,中央规定地方司法机关向地方党委负责。辩护制度、律师制度被批判为“替坏人说话,敌我不分,为阶级敌人开脱、掩护”。

材料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仅以1982—1992年为例,我国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工会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矿山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森林法等。

——摘编自赵惜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


(4)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020-04-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材料二   当时(建国初期)中国国民文化水平还比较低,选举投票、举手等多种表决形式还只能是“形式主义”的,长时期内没有实现城乡同比例选举。1979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在投票方法上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制;1995年对人大选举法进行修改,规定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和城市所代表的人口比例数由过去的8:1修改为4:1,2010年3月,人大选举法正式确定了城乡同比例选举。

——陈晓丹《代议制视角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解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选举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举制度变化的原因。
2020-07-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法律体系的构建来看,据统计,1949年9月~1954年8月,中央颁布的法律、法令、法规性文件达530件,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行政组织法、刑法、婚姻家庭法、经济法、劳动和社会福利法、科教文化法、军事法、民族法等众多法律在内的法律体系。地方立法虽无全面的详细统计数字,但从浙江、上海、内蒙古三地的立法情况也可见一斑。

——摘编自杨火林《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

材料二   1950年代初期以后,行政诉讼法制彻底地停顿和取消。行政诉讼法制的重生首先在涉外单行行政法中获得突破。1980年9月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等率先规定,外国组织或外国公民对中国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或者对纳税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后,不断有法律、法规,甚至规章对行政相对人做出类似的诉权规定,行政诉讼案件范围不断扩展。

——摘编自《中国行政诉讼法制百年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析行政诉讼法制彻底停顿和重生的原因。
2019-1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