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民主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大一统”的农业社会,乡村是国家的细胞,是王权是否巩固的基础。同时,乡村又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为了维系王权,封建国家采取“官民共治”的形式,将国家权力渗透到乡村,推行“乡里制度”。乡里制度从秦王朝创立到清末衰竭,经历数千年的变迁,其形式和称谓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却一直延续。“乡里制度”借助宗族制度强化对乡村的管理,用行政手段编制乡村社会,是乡村治理的政治基础,它直接决定了乡村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骆正林《中国古代乡村政治文化的特点——家族势力与国家势力的博弈与合流》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将山东邹平作为实验乡开展乡村建设运动,邹平县的行政区划经过撤并,整改为14乡。全县整个行政系统实行教育机关化,以教育力量代替行政力量。县下设乡学,取消乡(镇)公所,几个村或10个村有一乡学,乡学就是政教合一的机构,下设村学,营造了一种社会教育的风貌。在文化教育上,提倡农民“求进步”“向上学好”。梁漱溟看到在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着一些陈规陋习,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他主张在陈规陋习上下功夫,通过组织乡学村学教育,纠正这些陋习。……此外,他还积极组织推广农业改良技术,组织成立了棉花运销、机织、林业、蚕业等生产合作社帮助农民增收,并成立了农村金融流通处、农村信用合作社、邹平卫生院等。经过努力,当地农村的社会秩序、经济、教育、风俗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

——摘编自赵秋丽《邹平乡间觅书香》

材料三   1958年,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按此决议,原有的几十甚至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均的合作社合并为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将一切生产资料上交给人民公社,统一分配。人民公社不仅要管生产、管政权,还要管社员生活,形成一种“政社合一”模式。直至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农民才开始从高度集体化的治理体制中脱嵌出来,家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农村社会重归分散,“政社合一”模式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基础,1983年,全新的乡镇基层政权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同时,伴随农村经济活力的充分调动,多元利益主体纷纷出现,村委会成为群众自治组织,也是整合农村社会的组织。

——摘编自祝传佳《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政治文化的特点及中国古代推行“乡里制度”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漱溟其乡村实验建设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乡村实验活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演变。并结合所学,分析不同阶段的治理体制产生的主要背景。
2023-0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一国两制”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3 . 社会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时间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
1945年各行政村取消村长制,建立人民代表主任制。同时以当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成立居民小组
1956年各行政村被取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下设若干生产队。
1958年农村普遍建立了人民公社并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成生产大队,大队下面仍设若干个生产队,不仅领导和组织农业生产,而且还承办公社布置的各项工作。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设立村民委员会
1987年依据1982年宪法实行村民自治的规定,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主任和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接受村民监督。
199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孙宅巍、韩海浪《现代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建国以来每个时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归纳准确、完整)
4 .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党和政府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平
C.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步巨大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巨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政协会议
B.村民自治
C.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代表大会
2019-01-24更新 | 205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关于下图漫画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表明了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
B.该漫画说明了各级官员均由民选产生
C.该漫画体现了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D.其法律依据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018-07-07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2018-06-09更新 | 9386次组卷 | 85卷引用:重庆市国维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在线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临时约法》通过立法程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死亡。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立宪探索简表
宪法文献
产生背景
历史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54宪法”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全面展开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 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 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1978年12月13日)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以法制取代人治的原因。为此,《临时约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完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立宪探索简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法律文献在政治建设方面有何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怎样突出成就。
9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包括
①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16-11-18更新 | 8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1953年1979年1995年2009年
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8:18:14:11:1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13.26%18.96%29.04%46.6%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
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
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