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1971年10月26日,中国代理外交部长姬鹏飞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据此判断
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B.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超级大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 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 危险很急迫的看法。”邓小平改变对“世界大势”的判断,进而改变外交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更好地反对霸权 主义和强权政治
B.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3 . 如表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党的文献中与外交相关的部分用语的变化。这可用于说明(     
文献用语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重要外交历史经验来继承
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革命决不能输出”,要“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国际主义”不再被正式提起,“爱国主义”提法被延续下来
A.中共外交理念缺乏延续性B.我国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改变
C.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消失D.中国的外交立场发生了变化
4 . 如表材料改编自(美)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表格内容表明
1978年12月13日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说,他将转告美国白宫:邓小平同意1月1日是宣布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好日子。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在元旦讲话重申了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并将台湾回归列入工作日程。
1979年1月6日三中全会刚过两周,中央就为习仲勋开绿灯,让他准备一个广东接受外资的方案交北京正式批准。
1979年7月18日在中央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对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说:“不必陷入争论,你这么干下去就是了,就实事求是地干下去。”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B.我国对台基本方针已经确定
C.广东正式设立经济特区D.中国内政外交发生重大变化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7年,两广总督蒋攸鼯在谈到美国民主制度称:“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熊月之《民主制度在晚清的最早解读》

材料二   我们得感激罗斯福,因为他找着一个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来解决现代社会矛盾的方法。

——费孝通:《20世纪的危机与罗斯福》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1963年《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材料四   民国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基本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19491972年,美国变成中国的敌人。1972年之后,美国形象在中国人中发生了悄然改变。改革开放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恨又爱的国家。

——赵梅《清末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1)材料一中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有何偏差?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材料二对美国新政有何印象?
(3)分析材料三、四,据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1963年、1972年之后美国形象变化的具体原因。
2022-03-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7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20159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习近平就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提出重要建议,强调要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奥巴马表示,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在诸多领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愿同中方就相关问题保持密切协调。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基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在外交方面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据材料一、二,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二、三,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影响战后中美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 . 【新中国外交】

材料一


材料二   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外交发生深刻变革并取得伟大成就。这40多年,中国同世界体系与秩序的关系,经历了由对立者、挑战者、革命者到跟进者、参与者、贡献者的重大变化。中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总体布局: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为国与国交往开辟了新路径;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不确定性增多的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9~1979年中国外交形势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8 . 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20世纪90年代建交国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苏重新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B.重视周边外交,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C.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苏东发生剧变,许多国家宣布独立
9 .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的熊猫外交主要发生在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中,70年代后同西方国家的熊猫外交成为主流,中国开始向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赠送熊猫。20世纪70年代的熊猫外交
A.突破了“一边倒”的方针B.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
C.主要得益于重返联合国D.反映了外交方向的新变化
10 . 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
A.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B.中美关系已经走向正常
C.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D.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