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班同学围绕“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这一主题开展了分组探究活动。

第一组:解读漫画信息



(1)结合所学,漫画中的人物代表的国家分别是和。请概括漫画反映出的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特点。

第二组:分析历史数据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GDP统计表(节录)(单位:万亿美元)

        年份
国家/地区
196019701980
美国0.541.082.86
西欧0.360.853.86
日本0.040.211.09

(2)阅读上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趋势,其中和的GDP增长较快。结合所学,分别归纳二者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第三组:制作学习卡片



(3)结合所学,将该组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卡片补充完整;请任选一张卡片,说明该时期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中发挥的作用。
2021-02-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对下表中我国外交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0世纪60年代“两条线”(既反美又反苏,两个拳头打人)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与美、日、欧合作,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不结盟”(不依附于大国或国家集团,独立自主)

A.①建设睦邻友好的周边和平环境B.②外交重心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C.③改善中国与欧美及日本的关系D.④政策调整根源于两极格局瓦解
3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1毛泽东和斯大林的握手,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握手,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③图3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握手,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4 . 近代以来上海经历了沧桑历程,发生了巨大变迁。请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建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首家机器棉纺织工厂。当时洋布进口不断增长,(1872年的1224万匹增到1890年的1556万匹)郑观应为此提出:“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李鸿章指派他筹建织布局,郑提请“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限内另自纺织……后患庶几可免矣”。结果李鸿章给予了十年专利权。上海机器织布局历经十余年几次筹资失败,最终在1889年开工,年产24万匹布。其优厚的利润,吸引了许多华商酝酿建厂,由于织布局十年专利,在上海也仅有少数以织布局分局等形式建立。1893年织布局毁于火灾,第二年李鸿章下令在原址建立华盛纺织总厂,但不久上海“洋厂林立,华厂独受其挤”,1900年变卖他人。


(1)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从上海机器织布局到华盛纺织总厂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上海之最

1862年,上海建立了第一所外语学校—广方言馆
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一般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跃居全国第一
1903年,东大陆图书译印局建立,印行的《黄帝魂》一书,收罗了当时上海各报刊发表的革命论著,成为当时全国流传最为广泛的革命宣传品
1919年6月3日,上海爆发了中国工人第一次大规模的政治罢工
1923年,奥斯邦广播电台开播,这不仅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家无线电台


(2)以“上海变迁与近代化”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建国以来上海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外交活动: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3)从上述三个外交活动,说明中国外交事业的变化。
2020-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概念的变迁。
探究一:“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诗经》,后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材料一 天子也者,势(权势)至重……尊无上矣。《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荀子·君子》

材料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凡土所生之物,何者而非天子之物乎。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


(1)指出两则材料是如何解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分别举例说明古代哪些制度体现了这两种解释。
探究二:“西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含混而不确定的概念,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汉书·西域传》提及西域,包括西域都护府管辖下的今新疆地区,以及大月氏(中亚古国)安息(西亚古国)等广大地区。《后汉书·西域传》提及的范围扩展至大秦
宋代开始出现“西洋”一词。元代《中庵集》曾提到“西洋”,后人考证是指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元代《冀越集记》称:“广州舶船出虎头门始入大洋……西洋差远,两岁一回”
清初,张潮的《昭代丛书》中收入了来华传教士南怀仁编写的《西方要纪》一书,称:“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
1918年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中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会谈时说:“国际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西方国家也是铁板一块。现在我们知道了,情况并非如此”


(2)阅读上述材料,对中国人“西方”概念的变迁进行解读。
2020-01-2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19724月美国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CCAS)友好访华代表团制发的纪念章,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它鼓舞了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反映了中美两国间关系的解冻
体现出该组织鲜明的政治倾向             成为中关两国正式建交的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英语的传播是历史发展的缩影。

英语在北美洲传播范围的扩大
(1)结合所学,分析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语在北美洲传播范围扩大的原因。
“广州英语”出现在1715年前后,指在广州的中国人与西洋人之间用作商业贸易和往来媒介的独特语言。19世纪30年代刻印的《红毛通用番话》收集词汇约380个,均用广东方言来注音。词汇分为“生意数目门”“人物俗语门”“言语通用门”“食物杂用门”等四项。使用广州英语的,主要是通事(翻译)、店主、买办、杂役以及部分行商。外国人对广州英语的评价是:“由于汉语习惯在其中的存在,在英美人士的视觉上引起的混乱,再加上糟糕的发音,使这种粗俗土语成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交流工具。”它是当时“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共同语言。”
(2)结合所学,对材料所述现象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3)以“英语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恰当的进行论述。
要求:选定一个角度;充分使用材料;论证逻辑清晰。
示例:英语学习人群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
洋务运动时期,为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创办专门学习外国语言的近代学堂,但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很少。新政时期,出于对外交往的必要,清政府要求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此后的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学习英语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生。20世纪末,英语水平与职称挂钩,这意味着学校以外的许多人士也必须要学习英语。总体来讲,自清末以来,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反映出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2016-12-12更新 | 5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历史: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问题一: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异与同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希腊的古风到古典时代不仅在时间上大体相当,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上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发财致富和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王大庆《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1)依据所学知识解读这一段论述中的以下观点。
①从人的社会地位变迁的角度说明“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
春秋战国
古代希腊
②从思想史的角度说明“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春秋战国
古代希腊
探究问题二:近代主权国家意识和中外交往
清政府长期以来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邦”,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的中外交往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的交往,兼管外事的中央机构一礼部和理藩院是管理“藩属之邦”的机构。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理解了西方的国家和主权的观念;认识到欧洲列强实际上构成了世界的政治中心,于列强并峙之中,中国不但不足以称“万邦宗主”,平起平坐也难以达到。有识之士开始用新词代替“夷”字,对于西方国家或称“外国”,或称“西洋”。外交文书中也以“大清国”和“大英国”“大法因”等对应。(据李斌著《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从清前期到晚清时期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你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探究问题三:拓展新中国的国际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历经曲折,我国的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入,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也有利于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上表中的A、B、C表示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发展关系的几个重要的时段。(例如,D时段表示90年代前期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此时段不是选择作答的内容)
(3)任选A、B、C中的一个时段,分析在该时段,与相应类型的国家发展关系的背景、政策和意义。
(如果选答一个以上的时段作答,只按作答的第一项评分)
探究问题四:世界经济体系与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次大战以后的世界经济体系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③是              。简要说明该组织的宗旨、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
2016-11-18更新 | 6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文综)
9 . 1972年2月《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对公报解读准确的有
①对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之一美国的约束
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④有助于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