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外交战略:

1955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3年

两个中间地带论

1974年

“三个世界”划分论

1978年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

由此可知(     
A.我国积极构建外交话语权B.国际局势决定了外交政策
C.外交相对处于弱势的地位D.外交政策服务于经济建设
2 .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不断转型,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转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入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这一转型(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缓和了地区间紧张局势
C.开启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进程D.解决了经济的逆全球化
3 . 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A.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B.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C.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D.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
2022-09-08更新 | 4433次组卷 | 46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材料反映的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参加万隆会议D.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6 . 如图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处理中非事务的“五不”原则。“五不”原则的提出(     
A.意在建立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B.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C.说明非洲在国际上影响力扩大D.加速了非洲殖民统治瓦解
2022-07-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德国、法国、欧盟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中欧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活动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坚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
8 .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这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联合国广大成员的普遍认同。这说明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C.多边外交取得巨大成就D.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9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关系,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这表明我国
A.新时期以反霸维和为外交政策目标B.重视发展独立自主的多边外交关系
C.外交政策和外交理念不断走向成熟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
10 .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总统时指出,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巨大的分歧,但这不应当妨碍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材料表明
A.中美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对立B.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中国外交开始突破“一边倒”D.中国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