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法国教育部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逐步加大对中国的介绍力度,有关中国问题在法国教科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知识呈现越来越细。

中国史内容或中国形象认识
古代中国丝绸之路、汉武帝、汉文化、科技体现当时中国的积极形象
1949年-1989新中国的成立,“红色”形象总体客观,同时也是挑事的
万隆会议,“第三世界领导者”形象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了解信任
中国改革开放,“资本主义”形象有关中国的“强”的内涵与中共使用“强”的内涵存在较大差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困惑和不解;中国改革开放对社会的不平等、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也改变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冷战后中国崛起、中国梦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格局

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发表你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信息完整、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2 . 1952年,中国首次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电影放映活动,放映了《中华儿女》《白毛女》《赵一曼》等七部影片。1953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全国范围内举办“中国电影周”,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光荣,我们争取和平道路上的朋友与同盟”。新中国此举有助于
A.改善外交环境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宣传“双百”方针D.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3 .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这反映了50年代以来
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B.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4 .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这种变化是基于
A.国际国内形势变化B.放弃了意识形态斗争
C.中苏关系彻底破裂D.不结盟运动迅速发展
2021-04-08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2019-01-30更新 | 6209次组卷 | 11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