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确立中外建交新基础——坚决断绝和台湾国民党残余势力关系;平等友善对待新中国;恪守彼此尊重领土完整及主权独立之原则。该“基础”反映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B.“另起炉灶”方针的提出
C.美国封锁中国政策破产D.中国成为独立民族国家
2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2018-06-10更新 | 5102次组卷 | 89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2018-06-09更新 | 10845次组卷 | 118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时提出:“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它国家的干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
(1)周恩来的观点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该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苏联和美国的冲突才是冷战的战略本质,美国和中国的敌对是次要矛盾,尽管其主导着亚洲的外交。
——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2)举出毛泽东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的外交事件一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作出这一外交决策的必要性。
材料三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振兴,都允许存在。
—— 王淑强《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实施“一国两制”构想的政治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