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以图证史是近年历史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为“195287日太原百货公司部营业员的临别合影”,该照片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我国纺织业的繁荣发展
C.外交政策影响日常生活D.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
2018-01-05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省名校(广西南宁二中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也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临别之际毛泽东以《离骚》中的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相赠,被传为中印友谊的一段佳话。这说明
A.美国敌视新中国政策破产
B.中印矛盾和冲突暂时解决
C.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印关系
D.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3 . 【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个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2017-08-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2017年4月高中高三历史模拟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