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百年党史

材料一   近代上海是“一市三治”,分为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①中华全国学生救亡会⑤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
②孙中山寓所⑥上海兵工厂之江南弹药厂
③共产国际领导的中俄通讯社⑦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⑧上海商务印书馆
④《新青年》编辑部⑨沪江大学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驻地⑩《星期评论》社
《共产党》月刊编辑部⑪怡和打包厂

(1)上海是中共一大召开地,也是中共早期中央领导机构所在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创造了许多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词句。

①将革命进行到底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改革开放
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⑥乒乓外交
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⑨另起炉灶
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⑫全民族抗战

(2)依据材料二,至少选取三个时期的词句,提炼出一个主题,展开论述。
要求:主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范例:
主题:******
词句:******(写序号)
论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中期,资本的全球化就催生了全球治理的早期实践,以英国为代我的西欧诸国以维护和扩大本国资本利益为目标,构建全球性的经济贸易体系,以军事掠夺和殖民地构建为手段实现了对全球的霸权式治理、二战以后,随欧洲国家的迅速衰落,世界开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时代。美国打着推进世界“民主代”和"自由化”的旗号,通过控制世界经济,宣传其政治价值来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秩序,课求和实现自身的霸权红利。

——摘编自贡少安《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回顾和总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签署加入国际多边条约数量简表

时期经济贸易政治军事环境科教文卫交通运输其池
新中国建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3902109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1世纪初231615131933

——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治理在主导力量、方式和性质方面所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参与国际事各所体礼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021-03-07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4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比较图

材料二长江水系“外通大洋,内联深广腹地”,是连接内陆腹地和国际市场的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国际化程度高,在市场化为主导的企业合作、港口联盟、创新协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合作经验,“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是突破国家和地区障碍,可将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经验推广、复制到“一带一路”等区域,加强多边或双边区域合作;长江文化异彩纷呈,自古以来开放进取,主动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辐射内陆,走向海洋;改革开放后又率先实现从封闭型农业社会向开放型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至今日,长江流域仍然是一路一带的重要纽带,在一路一带的建设中将发挥独特的优势作用。

——摘自郁鸿胜《贯通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

(1)根据图4和所学知识,比较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有哪些不同点?长江文化自古以来就比黄河文化更具有开放性,请分析原因。

(2)根据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长江流域有哪些独特的优势?你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有何认识?

2018-05-25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一中2018届高三5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贸易既反映世界经济走向,还折射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分析下列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1942年美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二:1842~1942年英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三:1894~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
(单位:1950年前为百万海关两/中国元,1950年后为百万美元)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美、英两国对外贸易额都快速增长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0世纪30年代初,导致两国贸易额急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美、英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有何差异,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1894~1933年,日本对华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中日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对比分析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有何不同特点?请阐述造成这种变化的国际、国内因素。
2016-11-18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高考考前热身试卷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